字词 | 矮牵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矮牵牛common garden petuniaPetsnia×hybrida,别名杂种撞羽朝颜、碧冬茄、灵芝牡丹。茄科矮牵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4x,5x=14,28,35。1835年威廉·赫伯特(William Her-bert)将撞羽矮牵牛(P. violacea)和腋花矮牵牛(P.axillaris)杂交,获种间杂种。1849年产生复瓣品种,1876年自然突变产生四倍体大花品种,1879年产生小花极矮化品种,1925年 原种产于南美洲。为长日照植物。要求阳光充足,如遇阴凉气候,则叶茂而花少。喜温暖,又能经受轻微霜冻(-2℃),较耐热,在35℃下可正常生长,干热的夏季开花繁茂。怕雨涝,喜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种子寿命3~5年,发芽率60%左右。 繁殖和栽培 一般品种用播种法繁殖,宜盆钵育苗,在20℃左右经7~10天发芽。出苗后保持9~15℃,以防徒长及倒苗。生长到6~7片真叶即可定植。重瓣和大花品种不易结实,或实生苗不能保持其优良性状,因而常采用扦插或组织培养繁殖。扦插法:取基生嫩枝扦插,20~25℃约经15~20天生根,根长5cm时移植。移植时勿使土坨松散伤根。 矮牵牛通常作一年生栽培。盆栽:11月中旬温室播种,1月下旬上盆,4月中旬开花;春花坛:1月上旬温室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5月中旬开花;夏花坛: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下旬定植,7月上旬开花;秋花坛:7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定植,9月上中旬开花;暖地春花坛:9月下旬播种,11月上旬定植,翌年4~5月开花。 露地栽培应选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春季土壤解冻后尽早定植,定植过晚,因温度较高(25℃),植株分枝少,易感染病毒病。缓苗后每7天追施一次肥水,开花期需增施磷肥,炎热干旱夏季应及时灌水,保持上壤湿而不涝。雨季应及时排水防涝。盆栽基质一般为砂壤土、腐叶土或草炭,其比例为1:1。用温室栽培,如给予12小时以上光照和夜温在10℃以上,可四季开花。常见病虫害有矮牵牛花叶病、细菌性青枯病、斑点病和蚜虫、白粉虱等,需采用综合防治。 园林应用 矮牵牛花多而色彩丰富,花期长,适应性强,是园林中应用较多的花卉,适于花坛及自然式布置。大花和重瓣品种常供盆栽,美化阳台和居室,也可用作切花。 同属约25种,见于栽培的有撞羽矮牵牛(花紫堇色)和腋花矮牵牛(花纯白色)。 矮牵牛common petuniaPetunia hybrida Vilm.,茄科,碧冬茄属。多年生花卉,作一年生栽培。2n=21,28,35。原产南美,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株高40~60 cm,全株有腺毛。叶互生,上部叶近对生,卵形,全缘,近无柄。花冠漏斗状,径5~18 cm,檐部5钝裂,或有皱摺、卷边、重瓣等型。花色极为丰富,如白、红、紫、蓝、黄及嵌纹、镶边等。花期4月至霜降,冬暖地区可持续开花。不耐寒,喜光,但耐半阴,忌烈日直晒。宜轻松土壤。肥水不可过多,以防倒伏。种子或扦插繁殖。为最主要的花坛花卉之一,也可盆栽及悬挂栽培。并可作切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