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短距离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短距离跑duanjuli paosprint

田径运动比赛项目,简称“短跑”。包括100米、200米、400米跑。1910年在旧中国的第1届全运会上就设置了短跑,当时比赛项目有100码、220码和440码。上海运动员黄灏创造了100码的第1个全国纪录; 上海运动员韦宪章创造了220码的第1个全国纪录;郭兆仁创造了440码的第1个全国纪录。中国男子短跑属于亚洲中上水平,迄今为止没有获得过亚运会金牌。中国女子短跑实力较强,属亚洲一流水平。
男子100米跑 1924年第3届旧中国运动会将100码改为100米,北京运动员朱宝璋以12秒的成绩获得冠军,该成绩被承认为第1个100米跑全国纪录。1926年黄炳坤将全国纪录提高到11秒2,1929年刘长春在第14届华北运动会以10秒8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成为中国第1个突破100米跑11秒大关的运动员。1965年陈家全以10秒的成绩平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田径竞赛项目第1个平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78年开始实施电动计时;同年,广东省运动员麦国强以10秒61的成绩成为第一个男子100米跑电动计时全国纪录创造者。


男子200米跑 1910年200米跑开始被列入旧中国第1届全运会,比赛项目是220码,上海运动员韦宪章以25秒的成绩获冠军,并创造该项目的第1个全国纪录。1924年第3届全国运动会开始采用米制,将220码跑改为200米跑,北京的朱宝璋以24秒2的成绩获冠军,创造第一个200米跑全国纪录。1926年黄炳坤在华东公开运动会上将全国纪录提高到22秒9。1956年刘敬仁在中国、苏联乌克兰田径友谊赛中以21秒7首次突破22秒大关。1971年余维立以20秒8成为第一位突破21秒大关的运动员。1978年广东运动员袁国强创造21秒30的第一个200米跑电动计时全国纪录。1986年四川运动员李丰在第10届亚运会上将全国纪录提高到20秒99,成为第1个突破21秒大关的运动员。
男子400米跑 1910年400米跑被列入旧中国第1届全运会,比赛项目是440码,郭兆仁以56秒的成绩获得冠军,创造该项目的第一个全国纪录。1924年第3届全运会以400米跑取代原来的440码跑比赛项目,上海的朱宝璋以57秒6获得冠军,并创造400米跑第1个全国纪录。1929年刘长春将全国纪录提高到52秒2。1948年陈英郎将全国纪录再次提高到50秒7。刘敬仁4次打破全国纪录,将全国纪录从50秒1提高了4秒1,成为第一个突破男子400米跑50秒大关的运动员。四川运动员余维立3破全国纪录,最高纪录47秒3,这实际上也是400米跑最后一个手工计时全国纪录。1975年虞长林在中、美田径友谊赛上以28秒58的成绩创建第1个400米跑电动计时全国纪录。1979年宋贤志在第4届全运会上以47秒94首次突破48秒大关。1984年王永华在全国田径运动会上又以46秒86突破47秒大关。


女子100米跑 1930年旧中国第4届全运会开始将100米跑列为比赛项目,孙桂云以13秒8获得全国冠军,首创全国纪录。1953、1958年姜玉民分别以12秒8、11秒9的成绩成为第1个突破女子100米跑13秒、12秒大关的运动员。1978年肖燕卿以11秒98创建第1个女子100米跑电动计时全国纪录。1997年第8届全运会上,四川运动员李雪梅以10秒79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成为第1个突破女子100米跑11秒大关的运动员,该成绩列1997年世界排名第2位。1998年中国田径协会在四川举办世界女子飞人挑战赛。中国女子100米跑连续夺得1990、1994、1998年亚运会金牌。
女子200米跑 第1个全国纪录29秒2是孙桂云1931年在第15届华北运动会创造的。1935年上海的李森将全国纪录提高到27秒5。1954年郑玉如在第1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再次提高到26秒6。姜玉民将全国纪录从25秒8提高到24秒4,先后8次打破全国纪录,是该项目打破全国纪录最多的运动员。1974年贺祖芬在第7届亚运会以24秒41的成绩首创200米跑电动计时全国纪录。1985年孙凤春在全国田径冠军赛上以23秒81的成绩再次打破全国纪录。1992年韩青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以22秒79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成为首次突破23秒大关的运动员。1990年获第10届亚运会女子200米跑金牌,这是中国亚运会历史上该项目迄今惟一的金牌。


女子400米跑 1950年谢淑娟以1分11秒2的成绩创造第1个全国纪录。1953~1959年姜玉民13次打破400米跑全国纪录,成为短跑项目中打破全国纪录次数最多的运动员。1978年郭桂梅在第3届中、日田径对抗赛中以55秒08创造400米跑第1个电动计时全国纪录。1982年梁月玲以54秒97的成绩创造第二个电动计时全国纪录。1982年梁月玲以54秒97的成绩创造第二个电动计时全国纪录。1985年黄静将该纪录提高到53秒81。1987年谢至玲又将该纪录再次提高到52秒18。1993年河北的马玉琴分别以50秒97、50秒86、49秒81的成绩连续打破全国纪录,成为中国第1个突破400米跑50秒大关的运动员。女子400米跑1990、1994年亚运会金牌。

短距离跑

田径运动的径赛项目。短距离项目包括有男、女100、200、400m。少年组设60m。短跑项目的比赛均采用分道的办法。运动员在8条跑道上进行比赛。短距离跑项目的技术分3部分,即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

短距离跑

短距离跑

简称短跑。指400米及400米以下的赛跑项目,包括60、100、200、400米跑。中学体育教材称为快速跑。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并在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练习短跑对提高内脏器官和神经、肌肉系统的机能,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均有明显效果。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起源最早的项目。在公元前776年第1届古代奥运会上,就有短跑比赛。最初比赛规则简单,跑的技术也很原始。随着科学的发展,短跑技术和训练方法,以及场地、器材、竞赛规则不断完善。1887年,发明了蹲踞式起跑方法。有人为使后蹬有牢固的支点,在起跑线后挖起跑穴。1927年,出现了起跑器,并在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正式采用。19世纪末开始穿钉鞋;短跑技术也由原始的“踏步式”逐渐演变成“摆动式”跑法。20世纪60年代塑胶跑道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短跑技术,提出高重心、高摆大腿、短促后蹬、协调和放松的跑法;全自动电动计时系统的应用,进一步保证了记时的准确性。近年来,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教学和训练方法不断改进;电脑在训练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短跑成绩的不断提高。女子短跑国际比赛始于1928年第9届奥运会。
中国1910年的全运会上,短跑被列为比赛项目。女子短跑直到1930年才被列为全运会比赛项目。1933年,刘长春创男子100米10″ 7的全国纪录,是当时中国田径运动中水平较高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短跑运动广泛开展,各项纪录不断被刷新。1965年陈家全以10″的成绩,平了当时的世界纪录。1986年李涛创造了10″26电动计时的亚洲新纪录。我国台湾省女运动员纪政曾于1970年以11″的成绩平了当时100米跑的世界纪录。
短跑技术包括起跑、疾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全程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反应速度、加速度,以及途中跑和终点冲刺的速度。其中,途中跑速度对总成绩的影响最大。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有:
❶身体姿势;
❷摆腿的力量、速度、幅度、方向;
❸摆动腿着地时机、屈膝缓冲和扒地动作的配合;
❹后蹬的力量、速度、角度;
❺摆臂的速度、幅度、方向;
❻摆腿、摆臂、后蹬及身体姿势的相互配合;
❼由蹬摆动作决定的支撑与腾空时间的比例;
❽身体放松能力。现代短跑技术的特点是步频快,步幅大,蹬地速度快,摆腿高,摆臂协调有力,动作放松。
中学短跑教学,应以提高放松跑的能力为主,着重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后蹬与摆腿技术,逐步提高跑速。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速度耐力练习,提高学生快速用力后蹬能力,加强途中跑技术教学。
主要竞赛规则:
❶始终在各自的分道内跑进。
❷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并使用起跑器。
❸各就位后,手和脚不得触及起跑线和线前的地面。
❹鸣枪前,手或脚不得离开自己的位置。
❺抵达终点的标准是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位触及终点线内缘的垂直面。
❻200米及200米以下各项比赛,在顺风情况下,平均风速超过每秒2米时所创纪录无效。

☚ 田径运动   起跑 ☛
短距离跑

短距离跑Duanjuli pao

又称短跑。田径运动指400米及400米以下的赛跑项目,包括60、100、200、400米跑。小学体育教材称为快速跑,包括30、50、60、100米。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起源最早的项目。公元前776年第1届古代奥运会就有短跑比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短跑技术、训练方法、场地、器材、竞赛制度和规则不断完善,短跑成绩迅速提高。1887年,有人为使后蹬有牢固的支点,在起跑线后挖起跑穴,发明了蹲踞式起跑方法。1927年出现了起跑器,并在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正式采用。19世纪末,运动员开始穿钉鞋。技术原始的“踏步式”跑法逐渐演变成“摆动式”。20世纪60年代出现塑胶跑道,使短跑技术又有变化,高摆腿,短促后蹬的技术促进了成绩更新。新科技在训练、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广泛应用,使短跑竞赛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情景。中国短跑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被列入比赛项目。1930年女子短跑又列入全运会比赛项目。1933年,刘长春的100米成绩10秒7,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全国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短跑运动广泛开展, 各项纪录不断被刷新。
短跑是人体在缺氧条件下运动,生理负荷极大,因而,练习短跑能促进运动器官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发展速度、灵巧、力量等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效果。练习短跑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品质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短跑技术包括起跑、疾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全程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加速跑能力、速度耐力和终点冲刺能力。其中途中跑距离最长,对成绩影响最大。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跑时的身体姿势,两腿摆和蹬以及协调配合,脚的着地缓冲,两臂的摆动配合,以及身体的放松能力都对步长、步频有影响。
快速跑是小学的重点教材。小学的短跑教学,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着重培养跑的正确姿势,教会学生跑的方法, 养成放松跑的能力。掌握跑的技术,发展跑的速度,改进跑的动作。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速度耐力。
主要竞赛规则:
❶始终在各自的分道内跑。
❷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并使用起跑器。
❸各就位后,手和脚不得触及起跑线和线前的地面。
❹鸣枪前,手和脚不得离开原先的位置。
❺以身体任何部分到达终点后缘垂直面的次序为准, 判定运动员的名次。
❻200米及200米以下各项比赛, 在顺风情况下平均风速超过每秒2米时所创纪录无效。

☚ 竞走   站立式起跑 ☛
000094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