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Jǔ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称: “现代北方有(此姓)。”未详其源。 矩jǔ❶畫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文選》班固《西都賦》:“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規矩。”《文選》張衡《思玄賦》:“俗遷渝而事化兮,泯規矩員方。” ❷方。傅毅《扇賦》:“纖竹廓素,或規或矩。”張衡《東京賦》:“複廟重屋,八達九房。規天矩地,授時順鄉。” ❸法度,法則。馬融《長笛賦》:“挑截本末,規摹彠矩。” 矩读音j·ü(ˇ),为ü韵目,属u—ü韵部。俱雨切,上,韵。 ❶一种曲尺,用它画直角或方形。 ❷法度;规则;规矩。 ❸方阵。 上一条: 柜 下一条: 榘 矩{}三4199见「矩矩儿」   矩ju画方形或直角的工具。《荀子·赋篇》:“圆者中(zhong)规,方者中~。”(中:合于。)《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之巧,不以规~不能成方圆。”(离娄、公输:都是人名。以:凭借。) 矩*榘jǔ❶矩尺 △ 不以规~,不成方圆。 ❷规则;法度 △ 循规蹈~|规~。 【注意】不读jù。 矩榘❶木工画直角或方形的曲尺:~尺。 ❷法度;规则:~矱(yue)︱规~(ju)︱规行~步︱循规蹈~。 ○~形(长方形)。 矩jǔ❶ 画直角的曲尺:矩尺。 ❷ 法度,规则:循规蹈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❸ 姓。 矩矩jǔ画方形的仪器,比喻法度准则。《离骚》:“求矩矱之所同。”王逸注:“矩,法也。”朱熹集注:“矩……所以为方之器也。”
矩jǔ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以喻法则。《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荀子·不苟》:“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七谏·沈江》:“灭规矩而不用兮。” 矩ju矩尺 矩形 规矩 规规矩矩 循规蹈矩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矩(一)jǔ (二)ju【辨形】 左是矢,一捺变点,末笔是竖折。9画。形声。 【辨义】矩(一)jǔ ❶规则,法度:矩矱(yuē)|方领矩步|规规矩矩|规行矩步|重规叠矩|偭(miǎn)规越矩|循规蹈矩。 ❷ 画直角或方形的曲尺: 矩尺|矩形。 〔力矩〕表示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 (二)ju 〔规矩〕 ❶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❷ (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 【辨析】二音近义,都可表示“规矩”的意思。区别在于适用范围不同:矩(一)jǔ除表示“规矩”义外,还用于量器名和几何学、物理学名词,适用范围宽;(二)ju只用于“规矩”一词,适用范围窄。 【辨误】“矩(二)ju”在原字词典里均未作为多读字头单独列出,是《审音表》增加的读音。 矩❶謂刻而識之也。《周禮·冬官·輪人》:“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陰陽。” 鄭玄注: “矩,謂刻識之也。故書矩爲距。鄭司農云:當作矩,謂規矩也。” ❷法也。《周禮·冬官·車人》:“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鄭玄注: “矩,法也。” 《禮記·大學》:“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鄭玄注:“矩,法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矩,其吕反。”《尚書中候》:“太公受兵鈐之法,云: 踐爾兵革,審權矩,應詐縱謀出無孔。” 鄭玄注: “矩,法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易通卦驗》:“遂皇始出,握機矩,表計宜。” 鄭玄注: “矩,法也。”(《漢學堂叢書》) 《易通卦驗》:“曰矩衡,神五鈐,興象出,亡徵應。”鄭玄注:“矩,法也。” (《漢學堂叢書》) 《易坤靈圖》:“遂皇始出,握機矩。” 鄭玄注: “矩,法也。” (《漢學堂叢書》) 《尚書中候》:“踐尔兵革,審權矩。” 鄭玄注: “矩,法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測算部 > 觀測用具 > 矩 矩 jǔ 亦作“萭”、“榘”。亦稱“萭蔞”。校正直角的器具,猶今之曲尺。《禮記·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周禮·考工記·輸人》:“是故規之以眡其圜也,萭之以眡其匡也。”漢·鄭玄注:“等爲萭蔞,以運輸上,輸中萭蔞則不匡剌也。”眡,古“視”字。匡剌,不正。《楚亂·九辯》:“何時俗之工巧兮,滅規榘而改鑿。” 矩jǔ〖名词〗 画方形的工具。指曲尺(4)。《梓人传》: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他随身带的只是些圆规、曲尺、墨线、墨斗等东西,家里不贮备木工用的磨刀石和刀斧等工具。《上梅直讲书》: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如同那木匠师傅凭借圆规、曲尺、墨线、墨斗等东西来决定房屋的规格一样。《上梅直讲书》: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如同那木匠师傅不晓得墨线墨斗的作用是校正曲直,圆规和曲尺是确定方圆,寻引的作用是计量长短。 矩榘jǔ❶ 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孟子·离娄上》:“不以规~,不能成方圆。”《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中:符合。) ❷ 法度。《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朱熹《答方宾王书》:“循规蹈~。” 矩*△榘juBED8 ❶画方形或直角用的曲尺:~尺/规~(画圆和画方的工具)。 ❷法则,规则:循规蹈~。 方 方方(~块;~砖;四~;正~) 方形:轸 矩 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见方(一丈~) 几何学中的长方形:矩形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 ☚ 形状 圆 ☛
书房中必备的笔、墨、纸、砚四种常用文具 书房中必备的笔、墨、纸、砚四种常用文具四友 文房(文房四宝;文房四士;文房四友;文房四物) 眼镜:僾逮 眼镜片:镜片 教学用具:教具 讲课时用以指示的棍:教鞭 放笔文具:笔床 笔架 笔插 笔格 盛水洗笔器:洗(笔洗) 纯净洁白、质地很好的洗涤毛笔的工具:冰瓯雪碗 压纸压书具:压尺 镇纸 隔笔简 划直线用的木条:界尺 黎司直 作画的工具:画具 绘图仪器:尺(丁字~;放大~) 画圆形的用具:规(卡~;线~;圆规)钩 画方形的用具:矩 曲尺 计数或计算的用具:算 筭 筹码 筹策筹子 筹马 古代用以书写的文具:铅椠 印刷用的刻板:版(石~;铅~) 椠(旧~) 梓 书板 用作雕刻印刷的底板:镌椠 铸造铅字的模子:字模 笔画凹下的字模:阴模 笔画凸起的字模:阳模
另见:学习 书写 纸 墨 笔 ☚ 文具 砚台 ☛
地 地地 坤(坤地;~为地) 壤(天~)矩(大矩) 成物 大阴 黄黄 地的代称:坤舆 地的别称:柔只 泰宁 地的美称:坤灵 金地 除海洋外的地:陆(陆地;陆土;大陆;水~) 旱(~路;~地;~獭) 陆路,陆地:陆径 大陆延伸到海洋的缓域:陆架(大陆架) 邻近海洋边缘的陆地:海岸 瀛壖 崎岖不平的陆地:险陆 江河湖海里由泥沙淤积而成的大片陆地:沙洲 砾洲 对水中沙洲的美称:灵洲 小沙洲:沙渚 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洲 各大洲的简称:亚(~洲;南~) 美(南~) 欧(~式) 非(北~)澳 突出于海中的狭长形的陆地:海角 地的下面:地下 地下深处:幽壤 地的脉理:阞
另见:土 石 土地 田地 地上 地面︱天 ☚ 地 地面 ☛
法度 法度度(度轨;度揆;玉度) 程(程度) 纪(纪律;法纪) 矩(蹈~)纲(纲纪;纲目;纲理;纲纽;纲维;纲宪;纲网;纪纲;维纲;大~小纪) 符 维 规(规矩;规矱;规绳;规彠) 范 宪(宪度;宪纲;轨宪) 矱(规矱) 卞 索检(检式;检则) 绳 程(程度)制(制则) 尺(尺度) 则(则度;法则) 彠(彠矩) 辟 法式 法轨 巨获 捡括 捡押 法度,标准:准矱 法度,制度:法器 法律制度体系:法制 宪制 文宪 前人的法度:前度 前图 体制法度:体式 道理,法度:轨节 纲纪法度:纲纽 纲理 准则法度:尺度 柯则 规则法度:规度 规轴 规矩法度:矩矱 规简 矩绳 绳墨 检括 检柙 检押 检格 规检 律度 矩度 风纪法度:风宪 风规 礼仪法度:仪法 仪度 礼典 礼则 礼法 礼防 礼节法度:节法 礼乐法度:文章 教化法度:风轨 政治法度:总纲 常典,法度:典彝 法度以外:度外 简要而有法度:典要 合乎绳墨:应绳 不合法度:不法 越出常轨,不合法度:不轨 无法度:失度 靡腜 靡膴 变更法度:革典 先前留下来的法度﹑规则:遗规 前代与后代的规矩法度完全一样:重规叠矩 重规累矩 重规袭矩 重规沓矩 (法律制度:法度)
另见:制订 法律 准则 规律 制度 实施 执行 遵守 ☚ 法度 各种法度 ☛
秋季 秋季秋(秋节;秋令;秋天;秋日;秋月;秋照;秋年;秋序;秋绪;秋箭;阴秋;三~;九~;金秋;商秋) 旻(旻天;旻序;旻宇;火旻) 凉(凉天;凉节) 矩 白藏白商(白商素节) 金商 素商 商序 商日 霜日 素律 爽节 雁天 菊天 金天 金行 金龙 金素 九和 萧辰 西颢 青要 龙夜 鱼龙夜 金风玉露 凉爽的秋天:凉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清秋 天高气爽的秋天:高秋 肃杀的秋天:严秋 劲秋 寒冷的秋天:寒秋 凛秋 秋季初期:初秋 开秋 小秋 新秋 早秋 秋标 秋朔 新商 小凉 秋季中期:中秋 仲秋 深秋 寒秋 霜秋 高秋 高商 秋深 秋中 秋半 仲商 桂花飘香的仲秋季节:三秋桂子 桂子三秋 象征深秋:寒婵凄切 秋季末期:秋季 秋末 秋晏 秋杪 秋晚 秋暮 晚秋 暮秋 末秋 季秋 老秋 余秋 穷秋 霜晚 秋季将尽时节:秋残 残秋
另见:凉 天凉 秋空 秋景 ☚ 夏季 冬季 ☛ 矩榘jǔ俱雨切,上麌。 ❶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 ❷准则,法度。《朱子全书·论语》:“循规导~。” 〖矩〗 粵 geoi2〔舉〕普 jǔ ❶ 畫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荀況《荀子.賦》:「圓者中規,方者中〜。」(規:畫圓工具,即圓規。) ❷ 規矩,比喻標準,法度。《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踰【粵 jyu4〔余〕普 yú】:超越。)
矩moment又名“动差”。设ξ为随机变量,令k为正整数或0,a为任意实数,随机变量(ξ-a)k的数学期望E(ξ-a)k称为ξ的k阶矩,如果a=0,称E(ξ)k为ξ的k阶原点矩,如果a为ξ的数学期望,则称E(ξ-a)k为ξ的k阶中心矩。常被应用于测验分数统计中。 矩榘jǔ❶矩形,也称长方形。 ❷画直角和正方形、矩形用的曲尺。如:矩尺。 ❸法度,规则。如:循规蹈矩;规矩。 矩[榘]jǔ❶ (画直角或正方形、矩形用的曲尺) carpenter's square;square ❷ (法度;规则) rules;regulations: 循规蹈 ~ follow rules,orders,etc. docilely;conform to convention ❸ {物} moment: 动量 ~ moment of momentum; 力 ~ moment of force ◆矩臂 {物} moment arm; 矩尺 carpenter's square; 矩心 {数} centre of moment;centroid; 矩形 rectangle;squareness; 矩形波导 rectangular waveguide; 矩形脉冲 rectangular pulse; 矩阵 {数} matrix;array 矩jǔ ❷ 规矩准绳|破矩为圆
❸ 规重矩叠|规绳矩墨|规天矩地
❹ 重规叠矩|蹈规循矩|践规踏矩|循蹈规矩|循规蹈矩|中规中矩
矩矩,金文作      ,小篆作 ,或體作 。 金文第一、二字形象一人以手持“工”,“工” 可能是矩尺的象形。人形一作 “夫”,一作 “大”,从夫與从人形之 “大”表意相同。第三、四字形 “工” 與 “大” 或 “夫” 分離,手形與 “工”粘合爲 “巨”,故第五、六、七字省形作 “巨”。後世 “夫”訛變爲“矢” 而成 “矩”,沿用至今。“巨”是 “矩” 的省形字,《新金文編》收入 “巨”字下。本義是矩尺,引申爲規矩等義。銘文或用作方國名、人名。 楚簡帛文作 ,秦簡牘文作 ,皆沿襲古體而用省形。參見108.工字條。 矩 篆jǔ[矢(意符)+巨(聲符)→矩(《説文》:“巨或從木矢、矢者其中正也。”《金文編》:“皆像人持矩形,不從木,從矢亦非。”由此可見,“矩”的古文是“從大從巨。”傳至篆文訛變爲“從矢從巨”。矩,木工畵直角或方形的曲尺。古代木匠多用“矩”以求方直;箍桶匠多用“規”,以求弧圓。)] 《論語·爲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歲,就能隨心所欲,不致離開準則了。) 矩榘; jǔ(9画)
 【提示】矢,位于字左时,末笔捺改点。巨,4画,旧字形5画,外框是工。 *矩〔榘〕jǔ9画 矢部 (1) 画直角用的工具: ~尺|不以规~不能成方圆。 (2) 规则;法度: 规~|循规蹈~。 矩榘jú西周会意字。从大(象人正立形),一手(又)持“工”,“工”就是矩,画直角或方形的曲尺一类的工具。后大字或成夫字,“工”结合“又”、成“巨”。春秋时或省大或夫,就是巨字。《说文》巨字从工,“象手持之”。或增大、夫演变的矢、木作“榘”,现作矩的异体字。见《异体字表》。中古才有楷书矩字。实则西周的“人(大)手(又)持工”就对应了矩字。所以矩就是画方形的工具。组词如:矩尺(曲尺)|规矩。规是画圆形的工具,夫旁是对的。引申为法则,规则。如:循规蹈矩。 矩榘★异◎异★常◎常
jǔ表意,金文从大(或夫),象持巨之形,大(或夫)即人,巨为一种工具,即木工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本义表示人手持工具在劳作。小篆把大(或夫)讹变为矢,又加意符木,隶定为“榘”,省略为“矩”。引申为法度、规则等。《异体字表》以“榘”为异体字。矩(jǔ)葢“巨”之小篆。見“𩰤”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