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矧shěn况且。沈颂《送人还吴》:人心不忘乡,矧余客已久。 矧shěn況。董仲舒《士不遇賦》:“使彼聖賢其繇周遑兮,矧舉世而同迷。”丁廙妻《寡婦賦》:“彼生離其猶難,矧永絶而不傷。” 矧 矧(shen审)况、况且。 ☚ 泫 景福遐敷 ☛ 矧 矧shěn况且,何况。《小雅·伐木》一章:“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毛《传》:“矧,况也。”郑《笺》:“鸟尚知居高木呼其友,况是人乎?可不求之。”《小雅·宾之初筵》五章:“三爵不识,矧敢多又。”郑《笺》: “矧,况。当言我于此醉者,饮三爵之不知,况能知其多复饮乎?”朱熹《集传》:“女饮至三爵,已昏然无所记矣,况敢又多饮乎。”《大雅·抑》七章: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郑《笺》:“矧,况。射,厌也。神之来至去止,不可度知,况可于祭末而有厌倦乎?”朱熹《集传》:“格,至。度,测。矧,况也。射, 通, 厌也。 当知鬼神之妙,无物不体,其至于是,有不可得而测者。不显亦临,犹惧有失,况可厌射而不敬乎。” ☚ 秋 钦 ☛ 矧读音sh·en(ˇ),为e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式忍切,上,轸韵。 上一条: 弞 下一条: "> 矧身shěn齿龈。例:不嫌害歹,吃别人的东西丧眼得很,牙板剚(cǐ)~了个长! ![]() ![]() 矧shen况且,何况。《尚书·大诰》:“厥子乃弗肯播,~肯获?”(厥:其。乃:竟然。弗:不。)柳宗元《敌戒》:“智能知之犹卒以危,~今之人曾不是思?”(犹:还。卒以危:最终到了危险的境地。卒,终于。曾不是思:竟然不加思考。) 矧shěn〈文〉况且;何况。 矧❶況也。《詩經·小雅·賓之初筵》:“三爵不識,矧敢多又!”鄭玄箋: “矧,況。” 陸德明 《經典釋文》:“矧,失忍反。”《詩經·大雅·公劉》:“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鄭玄箋。” 矧,况。” 陸德明《經典釋文》:“矧,由忍反。”《禮記·中庸》:“《詩》曰: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鄭玄注: “矧,况也。”陸德明 《經典釋文》:“矧,詩忍反,注同。”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口 > 矧 矧 shěn 亦稱“齗”、“齦”。齒根肉。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禮記·曲禮上》:“笑不至矧,怒不至詈。”鄭玄注:“齒本曰矧,大笑則見。”《急就篇》卷三:“鼻口脣舌齗牙齒。”顔師古注:“齗,齒根肉也。”漢·揚雄《太玄經·密》:“琢齒依齦,三歲無君。”司馬光注引王(涯)曰:“齒之與齦,相親者也。或琢其齒而依其齦,則失其所親矣。”唐·盧肇《海潮賦》:“赩兮不可探乎蓅蓅之内,呀焉若天地之有齦齶。”宋·文天祥《滿江紅·代王夫人作》詞:“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廣群芳譜·茶譜一》:“就石縫養茶,多輕香冷韻,襲人齗齶,謂之黄山雲霧茶。” 矧shěn〖连词〗 矧shěn❶ 连词。表示更进一层,可译为“何况”“况且”。《诗经·小雅·伐木》:“相彼鸟矣,犹求友声;~伊人矣,不求友生?”柳宗元《敌戒》:“智能知之,犹卒以危;~今之人,曾不是思?”(曾:竟。是思:想这个。) 矧*shenEFF2 更加 更加更(更自;更其;更为) 加 愈(愈加;~为;愈发;愈益) 益(益发;益复;日益) 越(越越;越加;越发;越法) 逾(逾加) 尤(尤其;尤为;尤甚) 有(暴行~作) 还(~更冷;比它~好) 兹 滋 剩 倍(倍加;~思亲)弥(弥至;弥益;~足珍贵) 一发 特别 格外 ☚ 逐渐 柔和 ☛ 矧shěn [书] (况且) besides; moreover; also 矧shěn9画 矢部 〈书〉 况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