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知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知非zhī fēi

知昨日之非。杨巨源《和令狐郎中》:自禀道情龀异,不同玉学知非。


知非zhī fēi

指人回顾已往,知昨日之非;也借指五十岁。《庄子·则阳》:“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杜牧《岁旦朝回口号》:笑向春风初五十,敢言知命且知非。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嗟余沉速,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常有。吴筠《元日言怀因以自励》:知非慕伯玉,读易宗文宣。

知非

《庄子·则阳》:“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后用来指人回顾已往,知道过去的错误不足;或以“知非之年”等指五十岁。杜牧《自遣》:“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

知非

知非zhīfēi

━━ 五十岁的代称。语出《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言其五十岁后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唐·白居易《自咏》诗:“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 垂暮   周甲 ☛

知非

《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蘧瑗) 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意思是到了五十岁,才知道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全唐诗》杨巨源 《和令狐郎中》:“自禀道情龆龀异,不同蘧玉学知非。”后也称五十岁为知非之年。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知非

知非

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 知命   耳顺 ☛

五十岁【同义】总目录
知非知命五十岁
知非

知非

《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后以“知非”称五十岁,有吸取过去教训而觉悟之意。王闿运《致芮少海》:“闿运五十~,三年倦客,还山有约,虚期望于五男,载酒归来,感秀苗之一瞬。”

☚ 知命   蒜发 ☛
三十岁以上年龄

三十岁以上年龄

三十岁:立(立年;而立;始立;既立;而立之数;而立年华;而立之年;当立之年) 三十
男三十岁:始室 壮室
近三十岁:向壮
刚满三十岁:年方舞勺
三十岁左右:潘年
超过三十岁:逾立
四十岁:强(强仕) 不惑(不惑之年;不惑之数)
男四十岁:强仕之年
年过四十:年逾不惑
五十岁:大衍(大衍之年) 知命(知命之年;知命之数) 知非(知非之年)艾服之年 圣人之年
男子五十岁:杖家之年
已到五十岁:年已及艾
男子满五十岁:及艾
年过五十:百年强半
五十一岁:开六

☚ 十五以上的年龄   六十岁以上年龄 ☛

反省

反省

省 反(改往~过) 顾 返衷
表示反省:扪心
反省过失:省过 思过 思咎 念咎 省愆
 反省过错:省慝
 省悟以往的错误:知非
 责备自已,反省过失:责躬省过
反省罪恶:思愆
在心里进行反省:内省 内鉴 内反 内视
主动反省自检,听取别人意见:内视反听反听内视
修身反省:修省
 检点修省:检修
谨慎反省:省慎
戒慎反省:谨省
因有戒惧而反省:惧思
引过反省:咎省(自加~)
反省并改过:省改
多次反省、检查自身,以找出差距或不足: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
每天都反复检查反省,时刻警醒自已:一日三省
(回想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反省)

另见:回想 检查 思想2 错误

☚ 反省   自省 ☛
000088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