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知名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知名度zhīmíngdù

〈名〉为人们熟悉、了解的程度。
 ◇ 销售优势同企业的知名度关系极大……(人民日报.1985.3.6)
 ◇ 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医学界,福建省肿瘤医院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人民日报.2000.12.31)

知名度zhīmíngdù

一个人被社会、公众知道熟悉的程度。也指名声,名气。成一《历史试点》:“你想借重王允的~,就根本不可能回避貂蝉的美色。”|陈铁军《哪孬孙再叫你爸爸》:“别看只是小小的包工头,在我们城市建筑业里却有很高的~。”

知名度zhīmíngdù

为人所知道或熟悉的程度。起先多用于人。例如:“这5位人物的‘知名度’都很高,他们的能力、威力、魅力,只要在单家桥住上几天,就摸得着,看得见。”(《芙蓉》1984.3.5页)“虽说‘知名度’是个近几年才时髦起来的新名词,但尊奉名人在我们这儿却是悠悠乎远矣的传统。”(《文汇报》1992.11.8)
后来,人之外也可用“知名度”。例如:“这一次开张,乡里就拨款制作一面彩旗,绣了‘燕子湾龙舟队’的字样,大有为本乡本土打广告撑面子的意思,借此以提高知名度。”(《百花洲》1989.2.48页)“这几年由于狠抓了产品质量科研攻关活动,企业获省级以上质量奖28个,其中金奖12个,提高了产品知名度。”(《消费时报》1992.1.27)

知名度zhīmínɡdù

〈名〉指某人或某事物为人们熟悉、了解的程度。

知名度

知名度

个人或组织在公众中影响大小的量度。也是反映组织和个人声望影响范围大小的客观状态。知名度从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公众对组织或名人的总的态度和总的评价,是确定组织成名形象地位高低的指标之一。单一的知名度并无好恶之分,其性质呈现中性。

☚ 有效形象   名誉度 ☛
知名度

知名度zhīmíngdù

人或事物被社会、公众知道、熟悉的程度。
 ❍ 通过举办华商大会,提高该市在国际上的~|他凭着当年创作的一系列散文,成为一个~很高的作家。

☚ 知本家   知青 ☛

知名度

社会公众对 一个组织知道和了解的程度。

知名度

知名度

社会组织的名称、宗旨、任务、方针、政策、规模、产品、贡献、优点等情况在公众之中的知晓程度。知名度与美誉度相结合,可以客观反映出组织在公众之中的总体形象。组织的知名度一般通过民意测验来调查。由于知名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组织必须要通过公关活动提高知名度。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❶运用传播原则。传播是组织扩大影响的必经途径。主要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来作广泛宣传。同时,还要利用人际传播的途径,依靠组织的内部员工同其亲朋好友的交流,间接地形成对组织形象的传播。事实上,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来说,是一种主要补充,能够比较深刻地影响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评价。
❷循序渐进原则。扩大知名度,最终要靠公众的主动认知,组织不能够急于求成,要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在进行宣传的时候,依组织公众的不同层次,决定优先次序,一般遵循先特殊公众,接着依次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潜在公众,最后是社会的次序。
❸随机应变原则。公关工作要灵活多变,在充分了解公众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和方式,进行有效地宣传,切忌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❹全面开放原则。扩大知名度不可限于一隅,要富于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努力实现本组织普及各地的影响力,所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❺持久战的原则,知名度也需要维持,有关的公关宣传与其它活动要坚持不懈,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服务台   美誉度 ☛
知名度

知名度

社会组织的名称、宗旨、任务、方针、政策、规模、产品、贡献、优点等情况在公众之中的知晓程度。知名度与美誉度相结合,可以客观反映出组织在公众之中的总体形象。组织的知名度一般通过民意测验来调查。由于知名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组织必须要通过公关活动提高知名度。
提高知名度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运用传播原则。传播是组织扩大影响的必经途径。主要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来作广泛宣传。同时,还要利用人际传播的途径,依靠组织的内部员工同其亲朋好友的交流,间接地形成对组织形象的传播。事实上,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来说,是一种主要补充,能够比较深刻地影响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评价。(2)循序渐进原则。扩大知名度,最终要靠公众的主动认知,组织不能够急于求成,要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在进行宣传的时候,依组织公众的不同层次,决定优先次序,一般遵循先特殊公众,接着依次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潜在公众,最后是社会的次序。(3)随机应变原则。公关工作要灵活多变,在充分了解公众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和方式,进行有效地宣传,切忌墨守成规,抱残守缺。(4)全面开放原则。扩大知名度不可限于一隅,要富于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努力实现本组织普及各地的影响力,所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5)持久战的原则,知名度也需要维持,有关的公关宣传与其他活动要坚持不懈,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服务台   美誉度 ☛
知名度

知名度

指个人或组织在公众中影响大小的量度。代表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或个人知道和了解的程度,反映组织和个人声望涉及和影响范围大小的客观状态。知名度从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公众对组织或名人的总态度和总评价,是确定组织形象地位高低的指标之一。单一的知名度并无好恶之分,其性质呈中性。

☚ 使用电话礼节   单据 ☛

知名度

popularity;extend to which a person is know to the public
~很高be of great renow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