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瞧卡制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瞧卡制度清代在新疆南部推行的杂役摊派办法。其制:当县府派下杂捐差役时,便由百户长召集各村的阿克撒卡尔开会商议分配负担。阿克撒卡尔回到本村,再同5个“托普”(以5个清真寺为中心而自然形成的5个居民组)的依玛目计算各家应出的数字,并召集村民开会,宣布各户应承担额数。分配差款时,一般“富人”出十分之二“瞧卡”,“中人”出十分之一“瞧卡”, “贫人”出二十分之一“瞧卡”,“赤贫”出四十分之一“瞧卡”。因贫富的划分并不是按占有财产多少确定,而是根据其祖先从前占有土地多少而定,有些“贫民”实际上被划为“富人”,而“富人”则被划为“贫人”,故它是加在广大维吾尔族人民头上的沉重枷锁。盛世才统治时一度被废。解放后,彻底废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