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睡眠者效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

人际信息传播活动中的 一种心理作用。20世纪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H.C.凯尔曼与C.I.霍夫兰在一项实验中让两个人分别向两组被试(中学生)宣布同一个观点(司法部门应从宽处理少年违法者), 一个人在宣布时表现出知识渊博、公正无私和值得信赖的样子,另一个人则使人感到无知、有偏见和不负责任。结果前一个人的宣传效果好于后者。三周以后的再次测量结果发现,在不提起观点宣布者的情况下,后一组被试接受宣传的效果与前一组相同;而提起观点宣布者时,两组被试接受宣传的效果与三周前大体相同。这一实验说明,受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睡眠期”以后,往往会忘记传播者(即忘记信息源比忘记信息内容更快一些),这样就会改变当初对信息的否定态度而接受这些信息。研究者把这种心理作用称为“睡眠者效应”。

☚ 双语现象   说服诱导 ☛
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

亦称“延后游说效应”、“事后效应”。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Carl Iver Hovland, 1912—1961)和凯尔曼(Herbert C.Kelman)在研究“信息高低可靠性的影响有多久可保持,会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时发现。研究者向两组中学生被试出示一篇“司法制度应从宽处理少年违法者”的读者来信,阅读者在甲组扮演一位知识渊博、公正无私和值得信赖的人,在乙组扮演一个无知、有偏见和不负责任的人,然后让被试表态。结果表明高低可信性信息源对被试的态度具有不同影响,前者大,后者小。三周后,再询问上述被试对来信内容所持的态度。这次只让两组中各一半被试重复信息传达者,另一半则不提及。结果发现: 两组中回忆传达者的被试,其赞同程度都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差不多。而两组中另一半不被提及传达者的被试,赞同程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者下降,后者上升,几乎不存在差异。其原因是传达刚结束时,传达者的威信产生了情感效应;而由于时间的间隔,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传达内容的模糊记忆。

☚ 宽大效应   名片效应 ☛
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

亦称“延后游说效应”、“事后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C. I. Hovland)和凯尔曼(H. C. Kelman)在研究“信息高低可靠性的影响有多久可保持,会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时发现的。态度心理学中,指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

☚ 歧视   个体社会心理 ☛
000012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