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战伤
眼球战伤是由各种致伤因素对眼球造成的损伤。按其损伤性质分为火器伤与非火器伤。按损伤程度又分为穿透伤与非穿透伤,以火器性穿透伤为多见。眼球穿透伤多由金属或非金属投射物穿入眼球造成;眼球非穿透伤,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眼球挫伤及震荡伤。眼球长时间受挤压可使眼内压增高,微循环受阻而发生眼球挤压伤。
临床表现 因损伤部位而异:
❶角膜伤: 有上皮擦伤、角膜基质或后弹力层撕裂伤、角膜异物、角膜穿孔等。角膜穿孔常伴有虹膜脱出,前房变浅。
❷巩膜伤: 伤口大者,玻璃体可大量脱出,眼内出血,前房变深;伤口小者可无组织脱出。
❸虹膜睫状体伤:挫伤后常见有瞳孔散大,调节麻痹,前房出血,虹膜瞳孔缘撕裂或根部断裂,睫状体后移,前房不同程度出血。睫状体后移者晚期可出现眼压增高。
❹晶体伤: 钝性挫伤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晶体混浊,称外伤性内障,或造成晶体半脱位、全脱位,脱入前房称前脱位,脱入玻璃体者称后脱位。
❺玻璃体伤:伤及色素膜血管时,可发生玻璃体出血,严重的可致暂时性光感消失,出血吸收后,视力可改善,切勿轻易放弃治疗。时间过久玻璃体可机化或液化。
❻视网膜伤: 脉络膜损伤多见于挫伤、震荡伤或挤压伤。轻度视网膜震荡伤,视乳头及黄斑区水肿、充血、或有小出血点。重者黄斑区可破裂。脉络膜裂伤多呈新月形,可引起玻璃体或视网膜出血。如伤及黄斑,可造成永久性视力减退。当投射物穿入眼眶时,因其侧冲力挤压或擦伤球壁,可引起弹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称为外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破裂或愈后瘢痕组织牵拉,可引起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眼部受压可发生眼球挤压伤; 躯干和四肢受压亦可出现远距离损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称Purtscher病。
❼视神经伤:创伤性视神经萎缩多见于颞侧损伤;火器伤所致颅骨碎片可直接损伤一侧或双侧视神经; 颅底骨折伤及视神经管时,可引起视神经硬脑膜或蜘蛛膜下出血,压迫视神经。严重时可见到视神经自眼球后部撕脱。
检查应轻柔细致,必要时用开睑钩分开眼睑,切勿压挤眼球,以防将眼球内容物从伤口挤出。根据情况可行眼底镜、裂隙灯、超声波、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电生理仪等检查。
处理原则 眼睑与眼球同时穿透时,先处理眼球。表浅外伤及异物在一线医院处理后留治数日即可归队。眼球穿透伤有前房大量积血者应取仰卧位,滴扩瞳药和抗生素,双眼包扎,快速后送至专科医院治疗。角膜伤口小于3mm者可用小量氰基丙稀酸正辛脂粘合,巩膜伤口小于3mm者,可不缝合。伤口较大有色素膜或玻璃体嵌顿时,应在手术显微镜或双目放大镜下行修复手术。角膜直线裂伤,用9-0或10-0无创伤尼龙针线作连续缝合。不规则的伤口应作间断缝合,先在伤口折角处缝一针,再缝其他部分,缝针尽可能避开瞳孔区。如有组织缺损,可用结膜瓣或板层巩膜修补。在睫状体后方的巩膜破孔,须加冷凝或电凝,以防视网膜脱离。晶体完全混浊、伤口对合良好、无任何刺激症状者可暂不作手术。如皮质进入前房或玻璃体,可用注射针灌注吸出或作玻璃体手术,将混浊的晶体及玻璃体前节一并清除。在角膜缘或睫状体平部进针。若晶体后囊完整,术后可考虑置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后囊已取出者,可改作前房型人工晶体。眼球穿破时,先缝合巩膜,将脉络膜复位,剪除脱出的玻璃体,观察治疗一周左右,待反应性充血缓解后,从睫状体平部进入,作玻璃体手术,清除玻璃体内积血及新生组织。并发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者,须同时行环状巩膜捆扎术或巩膜外充填术。角膜白斑一年后酌情行角膜移植术。眼球挤压伤、无巩膜破裂的眼球挫伤、震荡伤、玻璃体内又无大出血者,应早期全身与局部用血管扩张剂、抗凝解痉剂、脱水消肿剂等,并应用改善微循环、促进代谢、加强视网膜视神经营养等药物。眼球碎裂确无挽救希望者,宜早行眼球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