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視”字。四部叢刊本《古文苑》劉歆《遂初賦》:“寶礫石於廟堂兮,面隋和而不眂。”岱南閣本作“眡”。
读音sh·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承矢切,上,旨韵。同“眡”。
B163〈文〉视(见《说文解字》)。
員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695,西周中期王(狩)于眂。按: 从目氏聲。銘文用作地名。卅五年鼎,殷周金文集成2611,戰國卅五年, 命周眂(視)事𤝩(期)𨥇(鑄)。按: 眂(視)事,官名。兆域圖銅版,殷周金文集成10478,戰國晚期亓(其)(葬)眂(視)𪫳后。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戰國又(有)國者章(好)章惡, 以眂(示)民厚,則民情不弋。王游藝墓誌,唐地指牛眂,有陶公而嗣世。《説文》: “眂,眂皃。从目氏聲。”“眂”之於“視”,爲一字之異體,前者形聲,後者則爲會意,而造字意圖相通。《説文》分爲二字,後世各有傳承,而意義用法無異。至於近現代,“視”字通行而“眂”字罕見。戰國楚簡中多有象人站立睜眼而視之形而義同“眂”、“視”之字,雖被徑釋爲“視”,而造字意圖别樣。姑附於次: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2,戰國視索(素)保僕(樸),少厶(私)須<寡>欲。按: 象人站立睜眼而視之形。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君子爲禮2,戰國視之而不義,目勿視也。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