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相对收入假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相对收入假定美国经济学家杜森布利提出的关于消费函数的一个假定。这一假定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与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别人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影响。这就是消费的示范作用。由于存在着消费的示范作用,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就不一定是递减的。这一假定还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本人过去收入与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过去 “高峰时期”收入的影响,这是消费习惯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任何规定时间,消费对即期收入的反应并不敏感。人们怎样花钱是和他们的相对收入地位相称的,只有当他们的相对地位和收入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花钱的模式才会改变。由于存在着消费习惯的作用,消费者支出的变化往往落后于收入的变化。消费者在收入减少时宁肯运用储蓄来维持已达到的消费水平,而不愿意改变消费习惯,减少消费。因此,在社会收入减少时,消费习惯有可能使消费支出不变或只有轻微的下降,从而不致于影响社会需求量。这就是“棘轮效应”。根据以上假定,一个人从他的消费支出得到的效用是他们的现期支出同他人的支出的比率的函数。即 相对收入假定 相对收入假定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RIH)美国经济学家杜森伯里 (J. Duesenberry)在 《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 (1949年) 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它是协调适合于长期与短期时间序列及预算数据的消费函数所显示的相互矛盾的现象而做出的一种努力;它试图把社会心理引入消费理论,修正凯恩斯(J. M. Keynes) 的绝对收入假定。相对收入假说是在否定绝对收入假定中两个重要的隐含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的。相应地,杜森伯里提出了有关消费者行为的两个具有社会心理因素的假设,它们也构成了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 (1) 消费者的消费受相关群体的消费和收入的影响; (2) 消费者的现期消费受自己过去的消费水平和收入的影响。首先,杜森伯里不同意包括凯恩斯在内的假定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彼此独立的传统观点,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周围的人的消费行为及其收入水平的影响。根据这一社会心理观点,个体效用函数不依赖于其他人的效用函数或消费不具有外部性的传统假设不再成立。杜森伯里引入了严格相互依赖的效用函数,即: ![]() ![]() C=kY,k=(1-a)-b(1+g),0 根据杜森伯里的相对收入假定得到的消费函数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 Ct=β′1+β0Yt,其中β′1=β1 ![]() 对于相对收入假定的实证研究表明,它能够比较好地协调横截面数据和短期时间序列数据与长期时间序列数据之间的矛盾现象。但它对于消费者行为的两项假定 (相互依赖的效用函数和依赖过去的 “后顾倾向”) 与经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对消费者行为的假定 (独立的效用函数和具有 “前瞻性” 的理性 “经济人”) 是颇为不同的,它无法解释和预测具有预期的、面向未来的消费者行为。 ☚ 绝对收入假定 持久收入假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