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官钱局清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为兑换银钱、调剂银价和熔铸银锭,在北京及天津等地设立官钱局。咸丰四年(1854),在天津设官钱分局,招募殷实商人,承办官票、宝钞的发行工作。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后,天津银根奇紧,物价飞涨。直隶总督袁世凯于光绪二十八年在今河北区天纬路设立北洋银钱局,以平抑现银贴水,压低物价,维持市面。翌年,军机大臣徐世昌,改设铸造银钱总局,发行银两兑换券,并先铸铜元4种,代替制钱流通全国。1921年再设直隶官钱局,以发行钞票,资本额100万元,局长张国浚,副局长王化清。1929年,河北省财政厅将前京兆官钱局改为河北省银钱局,发行铜元票。天津市政府以“该局发行钞票全部流通本市区域内,所负责任重大”为由,与河北省当局议定,官股归省,商股归市,共拟章程办理。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后,官钱局被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