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直言不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直言不讳 【出处】:《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徵,窃惟今事,是以放肆狂瞽,直言无讳。” 【故事】:东晋时候,北方的前秦(氏族)常常南下攻城略地。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领号称八十三万大军向东晋扑来。东晋司徒谢安派他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率八万人马北上抗秦。淝水一战,东晋打败了前秦的主力,苻坚只剩下十几万人,连夜逃到洛阳。这时晋孝武帝想物色一位将领出镇北方,于是想到了曾在北方后赵石勒政权中担任过参军、现在东晋当冠军将军的刘波,就命令他统督淮北诸军,改任冀州刺史。刘波接到命今时正在生病,年岁又大,觉得力不从心了,因此上疏道:“我患着重病,朝不保夕了。但我从晋朝开国的历史,联想到今天的国事,尽管自己愚妄无知,仍想有话直说,毫不隐讳。”接着,他劝皇上要远小人,亲贤臣,勤于政事。以后不久,刘波就病故了。 【意思】:有话就直说,毫不隐瞒、忌讳。讳:避忌、隐讳。原作“直言无讳”。 【古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三十二:“九哥你既专诚问我,我便直言不讳。”王蒙《最宝贵的》:“小李知道,直言不讳,这是书记对于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最起码的要求。”梁斌《红旗谱》五十二:“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 才敢这样直言不讳。”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讳莫如深;直言不讳 琴珠至少还能直言不讳,而大凤却讳莫如深。(老舍《鼓书艺人》) 讳莫如深 原指鲁公子谋杀太子般而出奔齐国,《春秋》不明记其事,认为事关重大,讳而不言。语出《穀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讳:因有所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隐瞒真相。后指隐瞒得很深,没有比这更深的了。常作谓语。 例 他的境遇迫使他满怀怨愤不能不说,又不敢直说,他说话真是讳莫如深,意思在隐约有无之中。(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第七章)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柯灵散文选·巷》) 直言不讳 直率地说出来,毫不隐讳。常作谓语、定语和状语。 例 小李知道,直言不讳,这是书记对于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最起码的要求。(王蒙《最宝贵的》)刘伯承为人清正,待人宽厚,他喜欢听陈毅摆“龙门阵”,更喜欢听陈毅直言不讳的大实话。(铁竹伟《他不当叛徒我不姓陈》)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直抒己见;直言不讳 【直抒己见】zhí shū jǐ jiàn 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思。(直:直爽。抒:抒发,表达。)〈例〉在小组讨论会上,大家都直抒己见,发言十分热烈。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 有话直说,毫不隐讳。(直言:直说。讳:隐讳。)〈例〉我喜欢他这种热情奔放、直言不讳的爽朗性格。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说话直率,不隐讳的意思;都用作褒义;都常作谓语、定语。 “直抒己见”着重于直率,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不拐弯抹角。“直言不讳”着重于非常坦率,有话直说,毫不隐瞒和忌讳。 提示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直言不讳 讳:忌讳,隐瞒。形容直话直说,毫不隐讳。梁晓声《京华闻见录》:“我~地告诉他们,在那两个姑娘之中,我一个也爱不上!” 〔出处〕《楚辞·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变式〕直言无讳 正言不讳 〔近义〕直抒己见 直言无隐 〔反义〕隐约其辞 支吾其辞 转弯抹角 欲言又止
直言不讳(同)心直口快 毋庸讳言 半吞半吐、含糊其辞[含糊其词]、借题发挥、旁敲侧击、闪烁其辞[闪烁其词]、隐晦曲折、隐约其辞[隐约其词]、支吾其辞[支吾其词]、转弯抹角[拐弯抹角];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心直口快、直截了当[直捷了当]、直言不讳[直言无讳]○半吞半吐bàn tūn bàn tǔ想说又不敢说出来:说话~的,哪像男子汉|她说话~,好像有心事|说话要直来直去,不要~。 ○含糊其辞hán hú qí cí话说得不明确,含含糊糊:他故意~|他~地说了好些话,我们还是不明白。也作〖含糊其词〗。 ○借题发挥jiè tí fā huī不直截了当谈问题,假借其他事来表达自己的真正意思:我说了这么多话,不过是~|他~地说了半天|他说话喜欢~。 ○旁敲侧击páng qiāo cè jī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从侧面曲折表达:他说话~,含沙射影|本来脸上就无光,再加上他一番~,越觉得难堪|他常用~的方法启发我。 ○闪烁其辞shǎn shuò qí cí指说话躲躲闪闪,吞吞吐吐:或者他故意~,也未可知|他的回答~。也作〖闪烁其词〗。 ○隐晦曲折yǐn huì qū zhé说话或写文章有意隐约其辞,转弯抹角:~的话,实在叫人糊涂|写文章不要~,使读者看不懂|他讲话习惯直来直去,从不~。 ○隐约其辞yǐn yuē qí cí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肯直说:有时不得不~|兄妹皆~,余不得端倪|有话直说,不要~。也作〖隐约其词〗。 ○支吾其辞zhī wú qí cí说话含糊躲闪,不敢吐露真相:他~,眼神飘忽| 因为被揭出短处,他便~地说了半天|他不便直接说明,只得~。也作〖支吾其词〗。 ○转弯抹角zhuǎn wān mò jiǎo比喻说话、做事绕弯子,不直截了当:他说话爽快、干脆,从不~|他~地七问八问,才弄清事情的真相|你不要~地来说这个问题。也说〖拐弯抹角〗。 ●单刀直入dān dāo zhí rù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有人认为序文应~|说话不管三七二十一,~|这篇文章~,直刺要害。 ●开门见山kāi mén jiàn shān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地问|他~地说出了来意|他讲话喜欢~|~,直入主题。 ●心直口快xīn zhí kǒu kuài形容性情直爽,有话就说,不隐瞒,不转弯抹角:有个~的,便想要开口,说公道话|他是个~的人|~的他忍不住脱口而出 |~,不顾对方的感受|~,毫无遮拦。 ●直截了当zhí jié liǎo dàng形容说话、做事爽快,不绕弯子:她嘴虽利害,却心口如一,~|~地回答|~地表示态度|有意见~地说出来|说话请~,不要兜圈子。也作【直捷了当】。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直率地把话讲出来,毫不隐讳:既专诚问我,我便~|真正的朋友应该~。也说【直言无讳】。 直言不讳 直言不讳毫无隐讳地把话直说出来。讳:避忌,隐讳。 ☚ 直抒己见 直言贾祸 ☛ 说话无顾忌 说话无顾忌出言无忌 ☚ 直说 吐露 ☛ 直言不讳表示个人品质的道德用语。形容一个人说话坦率,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毫无忌讳。这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常常表现在待人接物上襟怀坦白,开诚布公,不虚假掩饰,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回避事实真象,敢于说真话。一般用于品德正直的人。 直言不讳有话就坦率地说出来,无所忌讳。形容提合理化建议的勇气十足。直:直爽,坦率。讳:忌讳。汉代刘向《战国策·齐策》: “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九哥你既专诚问我,我便直言不讳。”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assert (/declare) bluntly(/explicitly); be outspoken in one’s remarks; call a spade a spade; call things by their proper names;free-spoken; make it quite plain; mince no words;not to put too fine a point (/an edge)on;outspoken;plainspeaking; speak frankly (/plainly); speak in unequivocal terms; speak one’s mind freely;speak without reservation (/reserve); state unreservedly;talk straight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讳:避讳。有话就直接说出来,毫不避讳。speak without reservation, mince no words, speak frankly, call a spade, lay sth. on the line, put sth. on the ine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解义】讳:忌讳,隐讳。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与“直言无讳”同。《战国策·齐策四》:“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直言不讳公元379年,前秦皇帝苻坚派大将苻丕率领7万军队进攻东晋管辖下的襄阳。另外又派三支军队共10万大军在襄阳外围配合作战。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讳:顾忌;隐讳。形容说话直率,毫不隐讳。《晏子春秋·外篇上》:“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之,不同君所欲;见不善则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己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释义】直率地把话讲出来,毫无隐讳。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讳:忌讳,隐瞒。形容直话直说,毫不隐讳。梁晓声《京华闻见录》:“我~地告诉他们,在那两个姑娘之中,我一个也爱不上!” 说话直率,毫不隐讳直言不讳格式 直叙式。 讳莫如深;直言不讳huì mò rú shēn;zhí yán bù huì琴珠至少还能直言不讳,而大凤却讳莫如深。(老舍《鼓书艺人》)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心直口快 半吞半吐bàn tūn bàn tǔ直言不讳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讳:顾忌,忌讳。有话直说,毫不隐讳。 直言不讳zhíyán-bùhuì讳:隐瞒,避忌。指说话真率,毫无避忌隐瞒。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说话直率,毫无避忌、隐瞒。也作“直言无讳”、“直言无隐”、“直言勿讳”。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解义】 讳:忌讳,隐讳。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讳: 有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有话直说,毫不顾忌。梁晓声《京华闻见录》:“我~地告诉他们,在那两个姑娘之中,我一个也爱不上!” 直言不讳zhi yan bu hui直:坦率。言:说。讳:顾忌。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直言不讳 嫉恶如仇zhí yán bù huì;jí è rú chóu讳:隐瞒;嫉恶:痛恨坏人坏事;如仇:像仇人一样。形容为人正直,有话直说,十分痛恨坏人坏事。阎纲《蒋子龙中篇小说选·序》:“他不为贤者讳,不‘高抬贵手’,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昧良心说假话,而是像个产业工人的样子,襟怀坦白、~。” 直言不讳zhíyán-bùhuì讳:隐讳,隐瞒。指直率地把话讲出来,毫不隐讳。 【直言不讳】zhī yán bù huì直率地毫无隐讳地把话直说出来。讳:避忌,隐讳。 直言不讳zhíyán-bùhuì〔并列〕 直率地说出,没有忌讳。王林《叱咤风云》:“张将军为了共同抗日救国的大业,如此~,值得钦佩。”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战国策·齐策》:“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直言:直截说话。讳:忌讳,隐讳。指有话直说,无所忌讳。也作“直言无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