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直觉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直觉主义

西方社会中的一种强调直觉或直观在认识中的作用的思潮和学说。在哲学中,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对于自身、其他心灵、外部世界以及共相、价值和真理的直接认识或获得这种认识的能力。直觉是比抽象的理性认识更基本、更可靠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伦理学中的直觉主义认为,人们具有一种独特的道德能力,它如同视、听、触、闻等感觉能力一样,为正常人所具有。借助于这种道德能力,人们直接认识关于正当与错误、善与恶等基本道德原则。道德中的真理是自明的,人们仅凭当下的直觉即可把握,不需诉诸任何理性和经验。一般认为,柏拉图、英国剑桥柏拉图主义者、巴特勒、西季威克和康德等人对直觉主义理论都曾有所阐述和发展。当代直觉主义理论产生并流行于英、美等国。有三个流派:一是价值论的直觉主义。认为伦理学的直接目的是知识,而不是实践。它不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而应该研究道德概念。基本任务是对善、正当、义务等道德概念进行逻辑分析,以确立这些概念的性质和意义。认为善恶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其他道德概念如义务、正当都是从善引申出来的。只有解决了“善”指什么,才能解决善事物是什么,什么是应该做的。二是义务论的直觉主义。这个流派有许多代表人物,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义务是伦理学的主要范畴,同时也承认义务对善的依存关系。认为义务、正当是不能被定义的直觉范畴,它们都是“自明的”。只有道德直觉才能给人指明他的义务是什么,什么是正当的。人们在道德问题上之所以会发生分歧,是由于人们并不具有同等发达的道德直觉。道德义务的根据不是社会的需要,而是自明的直觉。三是现象学的价值论。认为只有通过特殊的直觉,才能发现客体中的道德价值。直觉主义伦理学不是从人们的社会关系中考察道德范畴,而是把这些范畴建筑在由虚构的个人意识直接感知到的自明性和先验性上,完全排除道德观念中的客观内容。因而,必然属于唯心主义的范围。

直觉主义

直觉主义zhijuezhuyi, Instuitionism

指一种强调直觉或直观在认识中有决定性作用的哲学学说,它认为直觉在认识中比抽象思维更根本、更可靠。直觉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tueri,意为“观看”,在哲学上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对于自身及外界事物、共相、价值、真理的直接认识。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为不少哲学家所采用。直觉主义到了20世纪才形成一种哲学学说。它把直觉同抽象思维对立起来,强调只有直觉才能深入事物内部、得到绝对认识,不顾直觉与抽象思维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直觉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贬低抽象思维在认识上的重要性,表现为一种带有反理性主义、反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倾向。
直觉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有很大的影响。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尼采的超人学说、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克罗齐的精神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伦理学中的许多哲学家都是以直觉主义作为认识论基础建立的哲学体系。

☚ 克罗纳   柏格森 ☛

直觉主义

❶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认为经验和理性不能给予人们真实的知识,只有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直觉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柏格森。
❷一种伦理学说。主要代表为英国的马蒂诺(James Martineau,1805—1900)、乔治·穆尔(George Edward Moore,1873—1958)等。断言直觉是人的一种先天的能力,可以不经过理性或经验,直接辨别善恶。
❸一个数学派别。20世纪初由荷兰数学家布劳维尔(Luitzen EgbertusJan Brawer,1881—1966)所创立。认为数学讨论的对象是理智所创造的,非理智所创造的,在数学上无意义。

直觉主义

直觉主义

指认为数的产生不依赖于逻辑和经验,它的唯一来源是数学中所固有的带有构造性的一种直觉的思想。代表人物布劳维尔提出,数学预设了心智的构造,而心智的构造又预设了自然数的集合,自然数序列可从对时间的直觉以及对人们的经验的各个瞬间的知觉推导出来。因此,直觉主义认为哲学和逻辑都不能成为数学的前提,人们除了依靠直觉的显然性来处理数学的概念外,没有其他的方法。对于一个对象仅证明它存在还是不够的,而必须具体地给出它来,或给出一个确定的方法,按照这一方法,总能在有穷步骤内把它构造出来。直觉主义者主张构造主义,即数学证明必须由有穷的心智构造的可能性加以解释。他们拒斥无穷的概念,否定形式逻辑中排中律的普遍应用,认为排中律只能用于有限集,在无限集上排中律无效。直觉主义者强调能行性,对没有能行性的证明完全抛弃,对没有能行性的定理根本否认。按照这种观点,数学理论中相当一部分成果将被砍掉,甚至逻辑中的一些规律,例如双重否定律,也受到拒斥。直觉主义强调能行性这一点,对于电子计算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 形式主义   命题逻辑 ☛
直觉主义

直觉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的一种非理性主义思潮。唯意志主义者叔本华、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现象学大师胡塞尔以及存在主义者都是直觉主义的代表。直觉主义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哲学家那里不尽相同,其共同点是:批判和贬低理性在思维中的地位,认为思维或理性不能给予人们真实的知识,只有直觉才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坚持直觉优于理性。直觉是一种神秘的内心体验,它使人置自身于对象之中,达到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无差别境界或与对象相“融合”。一切理智的认识都只涉及现象、静止和凝固的东西,只有直觉才能达到绝对领域,把握到运动、迁延和生命冲动。

☚ 直觉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

直觉主义

intuitionism

直觉主义

直觉主义intuitionalism

强调直觉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的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认为直觉是“神秘”的,是不可言传的内心体验,是比理智或理性更基本、更可靠的把握世界本质的工具。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法国哲学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等。

☚ 人性论   目的论 ☛
000002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