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直线相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直线相关linear correlation指两种现象或事物的数量变化有着相随变化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符合直线关系,但不等于两者有绝对直线关系。如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数量(y),伴随着另一种现象或事物(x)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而减少,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的散点呈现出直线趋势。 直线相关亦称 “线性相关”。在简单相关 (即两个变量如y和x) 场合,其散点图似聚于一条直线周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时,拟用回归直线: 测定简单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的统计量,是简单相关系数。在回归分析中,简单相关系数的平方就是回归总变差占被解释总变差的比率。在多元线性回归场合,则是用复相关系数对其中的线性相关程度进行研究。 直线相关 直线相关straight line correlation亦称“线性相关”。在简单相关(即两个变量如y和x)场合,其散点图似聚于一条直线周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时,拟用回归直线: ☚ 偏相关 线性相关 ☛ 直线相关 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X由小到大,另一个变量Y亦相应地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两变量的散点图呈直线趋势,那么这两个变量间有直线关系。如图1中的散点呈直线趋势,说明健康儿童的发硒值和血硒值间有直线关系,发硒高,血硒也高,发硒低,血硒亦低。这种直线关系,或分析这种直线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统称直线相关。两变量间直线相关的性质和密切程度,用直线相关系数来描述。 图1 某地10名儿童发硒和血硒含量的散点图 图2 相关系数示意 和,式中n为样本含量。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根据样本计算出来的相关系数r,是总体相关系数ρ的估计值。从ρ=0(无直线相关)的总体中抽出的样本,其r不一定为0。因此,得到r后必须检验r是否来自ρ=0的总体,以判定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常用t检验,其步骤如下: ❶作检验假设H0为ρ=0。 ❷ 求统计量t值。 式中分母为相关系数的标准误sr。 ❸查t界值表得P值,按所取检验水准作出推断结论。若不拒绝H0可认为无相关; 若拒绝H0则认为有相关。 为简化计算,统计工作者根据上述原理编制了相关系数界值表(表1)。当求得r值后,即可直接查表1得P值。 表1 相关系数r界值表
本表由式(5)与t界值表(详表)算得。 作直线相关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积差相关系数只适用于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见条目“双变量正态分布”),否则应通过变量变换(见条目“变量变换”)使之正态化,然后根据变换值计算相关系数,或计算等级相关系数(见“等级相关”)。 (2)不能只根据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来判断相关的密切程度。例如有两个样本相关系数: r1=0.601,v1=6;r2=0.401,v2=40。不能根据r1>r2就说r1比r2相关更密切。因为查表1,前一样本得P>0.05,后一样本P<0.01,若按同一检验水准0.05,则前者可认为无相关而后者有相关,可见正确推断有无相关必须经过假设检验。 (3) 相关可以是因果关系,也可以只是伴随关系。相关显著只说明两现象的数量间存在直线关系,但不能证明事物间有内在联系。当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尚未被认识前,相关分析能从数量上给理论研究提供线索。 例 某地区10名健康儿童头发与全血中的硒含量(1000ppm)见表2第(1)、(2)栏,问发硒与血硒间有无直线相关? H0: ρ=0, H1: ρ≠0。 α=0.05。 根据表2初步计算结果,按式(1)~(4)计算相关系数: 表2 相关系数计算表
按式(5)作相关系数的t检验: 查t界值表得P<0.01,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可认为该地健康儿童发硒与血硒间有正相关。 或以r=0.8715,v=8直接查相关系数界值表,仍得P<0.01,结论同前。 ☚ 多个直线回归方程比较 两直线相关系数的比较与合并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