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伤人饿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伤人饿虎 【原文】: 伤人饿虎缚休宽(1),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2),争如留取害曹瞒(3)?。 【赏析】: 吕布临刑,对刘备说:“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刘备不仅不替吕布说情,却提醒曹操别忘了这是一个“三姓家奴”,坚定了曹操杀吕布之心。 小说家用诗含蓄地披露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吕布见利忘义,好色丧志,这是他丧失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吕布同刘备的关系,时而言好,时而反目,就很能说明问题。当年他被曹操杀败,不得不投奔刘备时,酌酒饮食,称兄道弟,极尽奉承之能事。 而时隔不久,袁术为破坏吕布、刘备联盟,答应给吕布“粮五万斛,马五百匹,金钱一万两,彩缎一千匹,使夹攻刘备”。利欲熏心的吕布在袁术的诱惑下,果然调转枪头,向刘备发动了突然袭击。 可当袁术未兑现诺言时,吕布便一怒之下,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迎刘备回来,屯扎小沛。袁术又以与吕布结“秦晋之好”,设谋杀刘备,吕布又一次反颜,把刀枪转向刘备。这一次次的重创,使刘备弃家眷,失徐州,东奔西走,投靠他人,这岂能不使刘备对吕布恨之入骨。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城府很深,在曹操面前,他只提醒曹操别忘记“董卓、丁原血未干”,而不言半句自己的恩怨,便促使曹操下决心杀掉吕布。 这首绝句的后一联,突然宕开一笔写道:“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可见刘备敦促曹操杀吕布之心不仅仅在“啖父”,而且很大程度基于刘备内心之中早已积聚的对吕的仇恨和对吕入木三分的认识。否则,如诗人假设的:刘备既有除曹操之心,何不效法王允,再一次借吕布之手“害曹瞒”?吕布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谁肯养虎遗患!只可悲的是吕布这个蠢货,只记得“辕门射戟”时对刘备的恩义,而忘记夺徐州、虏家眷与刘备结下的仇恨。 这首诗为唐代诗人罗隐所作。罗隐咏史、怀古诗写得很有特色,对三国人物诸葛亮、刘备、刘禅、谯周、祢衡等多有评论。 对咏史诗创作来讲,作者必须老于掌故,谙熟史实,才能知人论世,感叹真切。从罗隐在吕布之死问题上对刘备的心理动机的评论,足见其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