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目录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目录学

 书目编纂之学。书目编纂在古代是专门之学,它涉及书籍的分部、归类和著录等。中国传统目录学认为,对书籍进行分部、归类、著录,目的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也就是说,目录学通过对书目的编纂,来反映书籍的情况,从而显示学术发展的概况。所谓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是篇名或书名,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说明就是作者简介、卷次版本、内容提要等,编次就是分部归类。目录分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群书目录就是所谓“目录书”。传统目录学源远流长,但对后代发生深远影响、并使目录成为专门之学的人是西汉学者刘向。刘向是汉朝宗室,他奉成帝之命,整理皇家藏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整理图书。刘向校书时“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最后 “别集众录”,编成最早的目录学专著 《别录》。其子刘歆继承父业,在 《别录》 的基础上,编成一部综合性目录 《七略》。《七略》 将群书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类,并对各类学术的源流一一条分缕析,东汉班固 《汉书·艺文志》 就是 《七略》 的缩编本。魏晋以后,学术观念发生变化,反映在目录之学上,就是四分法的出现。西晋宰相荀勖在整理朝廷藏书时,也编了一部目录书《中经新簿》,以六艺经典为甲部,将诸子、兵书、数术、方技等归并为乙部,史书独立为丙部,诗赋、文集为丁部,到唐代官修《隋书·经籍志》,这种四部分类法被国家正式认定,但名称和次序有所改变,定为经史子集。经部包括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这些经典的著作; 史部包括各类史籍;子部是大杂烩,诸子百家、天文、历法、算术、五行、医药等,几乎无所不包; 集部就是个人的别集和兼收各家的总集。这种四分法当然不是尽善尽美,故唐宋以后的目录学家尝试着新的分类,如北宋李淑分为八志,南宋郑樵创十二分法,明代陆深更增为十四类,但都影响不大。清代官修《四库全书总目》,虽然对子目有很大调整,但还是继承了经史子集的四分法。目录学实际上是一种读书指南,清代史学家王鸣盛曾说: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又说: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这是说职业性的读书,必须有目录学作为入门指南。

目录学 - 二十六史 - 可可诗词网

目录学

 自宋代始,目录学成为一门专学,具有开创性,并取得重要成就。《崇文总目》集国家藏书之大成,以大、全著称,郑樵《通志·艺文略》开创新体例,不取唐以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也不赞同《七略》体例,而分经、礼、乐、小学、史、诸子、天文、五行、艺术、医方、类书、文(文集)等十二大类。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为私人藏书目录,除书目外,还有较详细的考证和评介。

目录学

通过对目录、目录工作和目录事业的研究,总结和探讨目录工作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传统的目录学,始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他们校勘、整理群书,修纂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此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确定了其特定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并据以指导各种目录的编制。我国现代目录学,是在古典目录学基础上,吸收外国图书馆学的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文献的认识、揭示、利用,以及目录学的发展和现状等方面。目录学的作用,对图书工作者而言,是指导目录工作,使之更有效地反映、宣传文献的价值,传递文献的信息,满足读者的需要;对读书、研究者而言,可通过熟悉和利用目录,为自己的读书治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根据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读者的不同需求,现代目录学还可分出若干分支学科,如文学文献目录学、历史文献目录学、科学技术文献目录学等。

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七志/出三藏记集/七录/隋书·经籍志/崇文总目/通志·校雠略/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史略/子略/文献通考·经籍考/文渊阁书目/澹生堂藏书约/百川书志/读书敏求记/千顷堂书目/古今伪书考/天禄琳琅书目/善本书室藏书志/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元史艺文志/校雠通义/郑堂读书记/爱日精庐藏书志/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书目答问/藏书纪事诗

☚ 续富国策   别录 ☛

目录学


目录学

研究目录工作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书目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目录学基础理论,书目、索引类型及编制方法,书目情报服务,书目控制,目录学史以及书目工作组织与管理等。汉时中国就有了目录编撰和目录的研究,至清已形成校雔目录学、版本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等流派。

目录学

二十卷。清耿文光撰。耿文光 (约1869—1939),字斗垣、西山,号苏溪渔隐,灵石 (今山西介休)人。其父曾为书商,家多藏书,光绪年间以万卷精华楼藏书编成解题书目 《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此书虽然名曰“目录学”,实际上是通行本的解题书目。目中每书著录书名、卷数、作者、编纂、版本、序跋、举要、批评,依四部排列,其中初集九卷。

目录学

目录学

研究图书目录工作规律的科学。包括研究、整理各类图书,确定分类细目,编制目录,提供阅读指导和学科学术源流等等。我国传统的目录学始于西汉刘向、刘歆所著的《别录》和《七略》。后继研究者甚众。而目录学的名称则自清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的“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始。现代目录学的研究更加深入,电脑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为目录检索和目录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 目录   北京图书馆 ☛

目录学

introduction to bibliography

目录学

关于书籍分类编目的专门知识。始于汉刘向《七略》。班固著《汉书》仿之作艺术文志。此外, 《隋书》、《旧唐书》的经籍志, 《新唐书》、《宋史》、《明史》的艺文志, 《通志·艺文略》及《四库全书总目》等,都是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