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監監(监)Jià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音“鉴”。 《风俗通》: 康叔为连属之监 (按: 属,《中文大字典》 引作 “厉”,误),其后以为氏。 监, 这里是职官名, “连属之监”, 是康叔为防止殷氏反叛而采取的法制措施,类似后世之连坐法。此则以官为氏。
❷ 《姓氏考略》 则云: “丹朱兄监明之后。望出河西。” 丹朱、监明,相传唐尧之子。
春秋时齐简公相有监止; 汉代有监居翁,南越桂林监; 北魏有监伯阳,清河人,名儒; 宋代有监长世。

監jiān

❶自上臨下觀察。《文選》班固《東都賦》:“故下民號而上愬,上帝懷而降監。”《後漢書》作“鑒”。《文選》張衡《思玄賦》:“彼天監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
❷示。《文選》班固《東都賦》:“今將語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監于太清,以變子之惑志。”

“监”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监”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鑒、監、鑑{}6509连枷。吴语。上海奉贤〖〗。
ㄐㄧㄢjiān4782察看。古方言。汉扬雄《方言》第十二:「~,察也。」夹。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饮食》:「昭人谓以箸取物曰~。」吴语。上海崇明〖〗。~监针夹发卡。监视。湘语。湖南长沙〖〗。~得他监视着他‖我们一个~一个。强迫;硬要。粤语。广东广州〖〗。~住佢食逼着他吃‖呢件事有人~你做这件事没有人强迫你做。香港。林迪《半生牛马》:「我都唔想饮,佢地~我饮。」趁着;带着。粤语。广东广州〖〗。~热食‖件衫~湿着衣服还湿就穿。在…面前;当…的面。吴语。上海崇明〖〗。~子夷个爷话当着他父亲的面说。上海松江:~是和尚骂贼秃。
「监」「鉴」

❶視也。《詩經·小雅·大東》: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鄭玄箋: “監,視也。”《詩經·大雅·烝民》: “天監有周,昭假於下。”鄭玄箋: “監,視。” 《詩經·周頌·敬之》: “陟降厥士,日監在茲。”鄭玄箋: “監,視也。”
❷各監一國,謂君也。《周禮·天官·大宰》: “乃施典於邦國,而建其牧,主其監,設其參,傅其伍,降其殷,置其輔。” 鄭玄注: “監,謂公、侯、伯、子、男各監一國。《書》曰: 王啟監厥亂爲民。” 《周禮·夏官·大司馬》:“建牧立監,以維邦國。”鄭玄注:“監,監一國,謂君也。”
❸冠珥也。《周禮·春官·眡祲》: “眡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凶,……四曰監。”鄭玄注: “鄭司農云:監,雲氣臨日也。玄謂監,冠珥也。”
❹觀也。《論語·八佾》:“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鄭玄注: “监,觀。” (卜天壽抄本殘卷《論語》鄭注)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牢獄部 > 泛稱 > 牢獄 > 監
監  jiān

亦稱“檻”。即牢獄。《慶雅·釋官》:“檻,牢也。”《晉書·紀瞻傳》:“時有詐作大將軍府符收諸暨令,令已受拘,瞻覺其詐,便破檻出之,訊問使者,果伏詐妄。”《水滸傳》第二十六回:“知縣叫取長枷,且把武松同這婆子枷了,收在監内。“《儒林外史》第九回:“縣主老爺見是鹽務的事,點到奉承,把這先生拏到監裏坐着追比。”

監jian

B14F
“监”的繁体。

監jiān、jiàn

J070
“监”的繁体。

〖監〗

(一)粵 gaam1〔經衫切〕普 jiān

❶ 監視,監督。許慎《說文解字》:「〜,臨下也。」(臨下:本指從上往下看,即俯瞰,後來引申為在上位者監督在下位者。)左丘明《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國之將興,明神降之,〜其德也。」
❷ 監守,看守,有成語「 〜 守自盜」。韓非《韓非子.五蠹》:「雖〜門之服養,不虧於此矣。」(服養:衣食供養。)
❸ 監獄,監牢,牢房。方苞《獄中雜記》:「其次求脫械居〜外板屋,費亦數十金。」

(二)粵 gaam3〔鑒〕普 jiàn

❶ 通「鑑」,鏡子,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鑑」。賈誼《新書.胎教》:「〜,所以照形也。」
❷ 通「鑑」,映照,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通「鑑」。歐陽修《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二.魏徵》:「夫〜形之美惡,必就止水。」(要映照自己的樣貌是美是醜,必定到靜止的水前。)
❸ 通「鑒」,借鑒,鑒戒,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鑒」。《論語.八佾》:「周〜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周禮》借鑒了夏、商兩朝的禮法,真是豐富多彩啊!)
❹ 職官名,主管監察或事務的官員,例如:「祕書〜」、「少府〜」等。《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二.魏徵》:「以祕書〜參豫朝政。」(豫:通「與」,參與。)
❺ 古代官署的名稱,如「國子〜」、「欽天〜」等。
❻ 官名,太監,宦官。司馬遷《史記.秦本紀》:「衞鞅聞是令下,西入秦,因景〜求見孝公。」(衞鞅:即商鞅。因:通過。景:人名。)

監,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古文作,小篆作
象人俯首面對盛水的器皿作觀察之狀,“鑒” 的初文。其動詞義是以水自照,名詞義則是指用以自照的器物。後或增 “金” 爲意符,字作 “鑑”,漢代銅鏡銘文作 “鏡”或 “竟”。以六書分析甲骨文,當是从見从皿會意。金文 “皿” 中或有水,於義尤顯,而“見”字的 “目” 與人身形已經分離,但从臣 (竪目)从人从皿,尚能理解。由水鑒自照引申爲借鑒義。由俯身下看引申爲以上層身份視察下層,即監臨、監察、監測等義。轉而又用作職官名或官府名,義皆相因。今音有二讀。卜辭或用監察義,或用作地名。銘文或用視察、監察義,或用作職官名,或指水器。提示: 注意金文“監”字的寫法,表示有水可以用小圓圈或横點,也可以省去。人形的位置有一定隨意性。金文第五字形中的 “目” 寫作 “臣”形,這是春秋時期的寫法。若據《説文》古文隸定則作 “𧨭”,訛變从言,見《字彙》。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90.趣談“監”字

監,古人没有鏡子,怎麼照臉?新石器時代有了陶器,陶盆(皿)盛水,就可以照見自己,所以“監”字從皿從見。到了銅器時代,有了銅鏡,“監”字也與時俱進,加“金”爲“鑑”(鑒),成語“以史爲鑒”,就是“把歷史作爲鏡子,避免重犯歷史性錯誤”的意思。


監监,甲骨文;金文;篆jiān,jiàn

[見(聲意符)+皿(意符)→監,鑒本字。(《説文》:“監,臨下也。從臥(wò),省聲。,古文監從言。”不確。監,應是從皿從見,見也是聲符。監,像人面對水盆〈器皿中有水〉照臉。古無鏡,以監代鏡。1.jiān,引申爲監視、監督。有人看管在押犯人的地方〈監獄〉,侍候皇帝,監聽宫中動靜的皇帝耳目〈太監〉;2.jiàn,古代某些官府的名稱〈國子監、中書監〉。)]
《詩經·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上天洞察下界,天命已經註定。)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九回):“兩個頭領已被賀太守監在牢裏,只等朝廷明降發落。”

監()


甲骨文合集27740,殷
癸丑卜,惟老命監凡。
按: 監察之意。

監且丁觶,殷周金文集成6207,殷
監且(祖)丁。

應監甗,殷周金文集成883,西周早期
䧹(應)監乍(作)寶(尊)彝。

頌壺,殷周金文集成9731,西周晚期
監𤔲(司)新(造)。

頌鼎,殷周金文集成2827,西周晚期
監𤔲(司)新(造)。

監戈,殷周金文集成10893,春秋
監戈。

陵君鑑, 殷周金文集成10297,戰國晚期
𢽍(造)金監(鑒)。
按: 讀“鑒”。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32,戰國
瞿(懼)生於眚(性),監生於瞿(懼)。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繫年12,戰國
周武王既克殷,乃設三監于殷。

包山楚簡·文書168,戰國
辛亥, 妾婦監, (史)懌, 䣓人秦赤。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103,西漢
皆令監臨庳(卑)官,而勿令坐官。

漢印文字徵
大官監丞。

漢印文字徵
軍監之印。

漢印文字徵
監胡之印。

三老掾趙寬碑,東漢
孫豊,字叔奇,監度遼營謁者。

穆亮墓誌,北魏
祖壽,侍中征東大將軍領中秘書監冝都文宣王。
《説文》 : “監, 臨下也。 从臥, 䘓省聲。 , 古文監从言。 ”
會意字。甲骨文和西周金文所見象人跪跽或站立在盛水的器皿旁俯首照看之形,本義是以水爲鏡照視自己。《尚書·酒誥》 “人無于水監”用的就是這種意義。照視是由上往下看,遂引申出自上視下義,如《詩·大雅·大明》: “天監在下。”由這種引申義又引申爲監視、監察、監督諸義。由於“監”是用器皿盛上水照看自己的影子,遂又用來指可以照看人影的器物,這個意義後世用 “監” 的異體字“鑒”來表示。如《詩·邶風·柏舟》: “我心非鑒,不可以茹。”毛傳: “鑒所以察形也。”

☚ 臥部   臨 ☛

(jiān)

从臥,䘓省聲。
【按】監,《説文》:“臨下也。”本義是監視。

*監kram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臨下也。从臥, 䘓省聲。 , 古文監从言。(八篇上)
一人俯臨水盆之狀,用以檢視反映的形影。

☚ 銜   籃 ☛
000015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