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盛世危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盛世危言》《盛世危言》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郑应观的代表作。郑应观(1842~1922),本名应官,字正翔,号陶斋,别号忆忧生,慕雍山人、罗浮待鹤人,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早年攻读孔孟经书,应试不中,弃而学商,曾前后任英商买办,并自营商务,受挫后从事著述。 《盛世危言》初刊于1894年,是在作者《救时揭要》(1873)和《易言》(1880)二书的基础上扩写而成的论文集。全书意在起衰振弱,挽救危局。由于作者目睹了晚清黑暗腐败、孱弱垂危的现实,亲身经历了太平天国直至五四运动的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又有经营近代企业的社会实践经验,使他眼界大开,对西方列强侵华的手段和方式逐渐有了认识,从中领悟到必须“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出于强烈的爱国热忱,书中全面论述了作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提出一整套改革方案:在政治上主张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式的民主制度,并相应进行政府的吏治、财政改革;经济上,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招集商股为主,同时引进外资,加速实业建设;外交上,以实力为后盾,运用公法进行平等外交;军事上,主张加强海防,建立正规军与民兵相结合的军事体制,并提出新式军队如何建立的设想。其中心思想是变中国的落后为先进,变封建专制为民主,恰当地反映了形势的要求。成为“富强救国”的一部影响深远的奇书。当时的洋务大臣张之洞曾称:“论时务之书虽多,究不及此书统筹全局择精语详”。并说此书“上而以此辅世,可为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针之度”。(《增补盛世危言统编序》)。 全书正文57篇,附录,后记30篇,合为87篇,作者自叙说:“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蔡元培推誉此书:“时之言变法者,条目略具矣”。但是,明明是处于阽危之势的衰世,却被说成盛世,书其名《盛世危言》并非以危言耸动众听,而是为了免遭时忌,盛世实为衰世,危言实为“救世箴言”,济世的良方。作者因此在自序中说:“不必究其言出谁何,而第问其有益乎时务与否,应亦盛世所弗禁也”。此书手定本有3种:5卷本(1894),14卷本(1895),8卷本(1900),其间继续增益,不仅出于客观形式的变化,也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变化。1921年又出版《盛世危言后编》。此书是近代出版书籍出版本最多者之一,多达24种。在戊戌维新运动中更是广为传播,在社会各界均引起强烈反响,沾溉了数代人,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到毛泽东均嗜读此书,以求救国之道。 盛世危言 书名。郑观应著。初为1862年(同治元年)出版的《救时揭要》,后经增删改名《易言》,1893年(光绪十九年)再经增补、修订,始定今名。共五卷,正文五十七篇,附录后记三十篇。书中所论甚为广泛。主张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参照西方政治制度,立宪法,开议院,实行“君民共主”;批判洋务派只学西方坚船利炮而不从事政治改革,是“遗其体而求其用”;提出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战”,表达了要求“富强求国”的呼声。所列之《西学》、《考试》、《吏治》、《公法》、《交涉》、《议院》、《商务》、《限仕》、《汰冗》、《革弊》等篇,皆为当时亟需改革之要政。笔调清新,语言简朴,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之大成,影响颇大。后据“局势变迁”,几次改订重印,版本、卷数多有歧异。 盛世危言书名。近代郑观应著。1893年刊行。是反映作者改良主义思想的主要著作。共五卷。正文五十七篇,附录十九篇。有《道器》、《学校》、《西学》、《考试》、《议院》、《吏治》等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在宣传变法、传播新知识方面起过很大的作用。版本较多,经作者手订的有三种:光绪二十年的五卷本、光绪二十一年的十四卷本、光绪二十六年的八卷本,篇数及篇名也有变动。辛亥革命后,作者又另编《盛世危言后编》。另有坊间自行翻刻的,版本繁多,卷数和编排均有差异。此书今收入《郑观应集》。 盛世危言书名。近代郑观应著。1893年刊行。是反映作者改良主义思想的主要著作。共5卷。正文57篇,附录19篇。有 《道器》、《学校》、《西学》、《考试》、《议院》、《吏治》等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在宣传变法、传播新知识方面起过很大的作用。版本较多,经作者手订的有三种: 光绪二十年的五卷本、光绪二十一年的十四卷本、光绪二十六年的八卷本,篇数及篇名也有变动。辛亥革命后,作者又另编 《盛世危言后编》。另有坊间自行翻刻的,版本繁多,卷数和编排均有差异。此书今收入《郑观应集》 盛世危言 349 盛世危言郑观应编著。1883年后刊行,有5卷本、增订新编14卷本、8卷本等多种版本,其蓝本为1873年《救时揭要》与1880年《易言》。正文104篇,附录百余篇,为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重要著述。其《商战》、《商务》、《机器》、《洋学》诸篇于商业颇多论述,提出“商战”思想,认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要在对外通商方面与外国竞争,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书中举日本为例,论述发展商业的重要:“考日本,东瀛一岛国耳。土产无多,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极力讲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如有亏损,设法弥补,一切章程听商自主,有保护而绝侵挠,用能百废俱举。”作者还主张“夫欲制胜于人者,必尽知其成法,而后能变通,变通而后能克敌。”这些思想充满了爱国情怀,至今仍不失其意义。 ☚ 重商思想 对外经济贸易实用大全 ☛ 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清末早期改良派代表作。清末郑观应著。郑观应(1842—1922),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偫鹤山人。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曾在上海习西学,任买办。此书是在《救时揭要》和《易言》的基础上,增订辑录《易言》一书刊行后至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间文章而成。清光绪十九年刻行于世,后相继刊行二集、三集。 ☚ 弢园文录外编 适可斋记言记行 ☛ 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The Alarmist Talk in Prosperous Time书名。清末郑观应著。初刊名为《救时揭要》,后改《危言》,1893年定名《盛世危言》出版。经作者手定正规版有三种,即1894年5卷本、1895年14卷本、1900年8卷本。主张设立议院,兴办学校,发展工商业,保护关税,与外国资本实行“商战”,为当时著名的政治改良的论著。其中有保险一切,论述了保险分散危险和组织补偿的基本原理,具体介绍国外保险有三种:“水险、火险、寿险,水险保船载货,火险保房屋、货楼,寿险保性命、疾病”。“货物保险,非独寻常之时,即遇战时,盗劫,凡意外之灾,皆可以保,惟价分散等:在兵祸中保险其价最昂,较寻常须加数倍;其盗窃等事次之,然亦与寻常保险不同,缘此等事非意料所可及也”。主张国人自办保险,对创办仁济和保险公司赞赏备至,可不为外人掣时,以维护民族利益。这样的保险公司不嫌其多。同时,也揭露不屑之徒利用保险骗赔图利的勾当,认为要使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必须制定保险章程。《盛世危言》保险一节中,较详细介绍了英国的水险、火险和寿险章程。 ☚ 续富国策 中国保险年鉴 ☛ 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书名。近人郑观应撰。光绪十九年( 1893 )刊行。该书辑录了作者1880—1893 年间的文章,正文57篇,附录19篇,共5卷。是其代表作。该书的中心思想是作者的“商战”思想。书中,作者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在近代中国思想界起过很大作用。其后作者又根据“局势变迁”,几次改编重版, “未言者尽言之。”计有《盛世危言》五卷本,《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十四卷本,《盛世危言》后编。把学习西方,发展中国自己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看作是抵御外国侵略,使中国由贫弱变为富强的基本问题。 ☚ 皇朝经世文续编 租核 ☛ 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中国近代较早论及办报思想的著作。作者郑观应。1894年《盛世危言》五卷本初刊时,只有一篇《日报》。1895年《盛世危言》增订十四卷本时,增加了一篇《日报》(下)。同时对《日报》(上)也有所增补。郑观应认为,封建专制下只能听到君主一个人的声音,君主立宪制可以听到臣民的意见,而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日报与议院公论如秉炬”,“欲通之达文,则莫如广设日报矣。”他认为,西方国家报业有四个特点:(一)内容丰富。“泰西各国上议院、下议院,各省,各府,各县议政局、商务局、各衙门大小案件,及分驻各国通使,领事,岁极新艺商务情形,凡献替之谈,兴革之事,其君相举动之是莫非,议员辩论高下,内外工商之衰旺,悉听报馆照录登报。”(二)种类繁多。“有日报、月报、七日报、半月报之别。其体裁有新政异闻、近事告白之分;或一季一出,一年一出,迟速不一,种类攸分,如律家有律报,医家有医报,士农工商各有报。……甚至小儿亦有报纸。”(三)印数庞大:“总各国计之,每一国有三、四千种,每种一次少者数百本,多则数十万本。出报既多,阅报者亦广。”(四)政府支持。“免纸税,助送报,出本以资之”。郑观应认为,允许自由地创办各种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一个重要方面。郑观应强调国人办报,运用报纸这个有力武器去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维护民族尊严。他说:“夫报馆之设其益甚多,约而举之,厥有数事:各省水灾区远隔,不免置之。……自报纸风传,而灾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于是施衣捐赈,源源挹注,得保孑遗,此有功于救荒也。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报纸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而反侧渐平,闾阎安枕,此有功于除暴也。”他主张,为了民族利益,必须准许华人办报,对侵略者的反动舆论予以绳裁。郑观应还提出了新闻文体和文风的理论,抨击八股文道。他还论及了关于报律方面的问题。 ☚ 救国晨报 盛京时报 ☛ 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近代郑观应 (1842—1921) 编撰的反映其经济、政治思想的一部著作。1894年刊行的初编共5卷,正文57篇,附录19篇。后又多次增订重编,较主要的有: 1896年的14卷本和1900年的增订新编8卷本。为郑观应的代表作,在宣传学西变法,传播新的经济知识和经济改革思想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影响广泛。(参见“郑观应”) ☚ 租核 续富国策 ☛ 《盛世危言》sheng shi wei yanApt Words from a Flourishing Age→郑观应 (Zheng Guanying) 盛世危言书名。清末郑观应著。光绪二十年(1894)春刊行。全书分五卷,列有《道器》、 《西学》、 《议院》、《商战》、 《银行》等正文五十七篇,附录、后记三十篇。作者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战;并积极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由于它反映了时代要求,刊行后风靡一时。嗣后又多次改编重版,其中光绪二十一年刊行的增订新编十四卷本,光绪二十六年刊行的增订新编八卷本系郑氏手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