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斯特朗
盖尔斯特朗(Gullstrand,A.1862~1930),瑞典生理光学家。因研究眼屈光学以及在眼科疾病治疗方法上的贡献,获1911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盖尔斯特朗生于瑞典朗茨克洛纳(Landskrona)。1880年进入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攻读医学,五年后又转至斯德哥尔摩继续其学业。1890年完成了《对象散理论的贡献》论文。1894年任乌普萨拉大学第一位眼科教授。1914年改任物理光学和生理光学教授,1927年成为名誉教授。
盖尔斯特朗对生理光学、眼的屈光系统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几何光学的一般理论也有精深的造诣。早在学生时期,他就自学了几何光学和生理光学,并把研究眼睛的成象特性作为他终生的奋斗目标。他认识到,尽管光学成象理论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为了达到他的最终目标,首先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几何光学的一般理论。他完成了这第一阶段的任务,推导出了关于光学成象一般规律的一系列新的基本方程。接着他在赫尔姆霍茨工作的基础上,潜心于眼屈光学的研究。眼的屈光系统的研究难度很大,但是盖尔斯特朗终于阐明了眼睛成象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型眼(具有一定参数的光学系统),这一概念在生理光学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仍广为引用。另一方面,他对眼睛调节机制的研究也贡献卓著。他又是光学仪器设计者,他所设计的裂隙灯和消反射式检眼镜在眼科临床上所起的作用很大。在他生命的后期,主要从事一般几何光学理论的研究,并担任瑞典科学院物理学委员会主席达六年之久(1922~1928)。他的主要著作有:《光学成象理论中的事实和空想》和《人眼屈光学研究方法引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