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一味之嗜,五性不同,殊音之发,契物斯失,方类相袭,且或如彼,况书之藏否,情之爱恶,无偏乎?若毫厘较量,谁验准的,推其大率,可以言诠。 盖一味之嗜,五性不同,殊音之发,契物斯失,方类相袭,且或如彼,况书之藏否,情之爱恶,无偏乎?若毫厘较量,谁验准的,推其大率,可以言诠。人们都喜欢的一种味道,其中又有燥、热、温、凉、寒五种性质方面的区别。一个物体发出的特殊声音,与其相似的物体就发不出这种声音。相似的事物互相比较还有这么大的差别,更何况是对于书法艺术这种特别复杂事物的评价呢?每个人的性格、修养、心情不同,具体的爱好、厌恶不同,评论的过程中能够没有主观色彩、偏差吗?如果在个别细节问题上争论,以谁的看法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呢?当然,如果从基本的、主要的方面进行评论、还是有可能的,有必要的。语出唐代张怀瓘《书断·评》。
(盛) ☚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望之惟逸,发之惟静。 ☛ 000018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