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监修国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监修国史

监修国史

官名。始置于唐。宋、辽、金各国均置。掌监修国史事。《新唐书·百官志二》: “集贤殿书院”注:“开元二十年 (公元732年) 李林甫以宰相监修国史”。《宋史·职官志四》: “初,绍兴三年 (公元1133年) 诏置国史院,重修神宗、哲宗实录,以从官充修撰,续以左仆射吕颐浩提举国史,右仆射朱胜非监修国史。”

☚ 监官提领   监书博士 ☛

监修国史

官名。多以大臣或宰相兼任。掌修国史,领史局。东晋康帝时以大臣领史局。以后各代常沿置,至唐太宗贞观三年(630),将史馆移入内廷,由宰相任监修国史,遂为官称。

监修国史

官名。北齐始置于史馆,以宰相为之。唐宋史馆沿置,为宰相兼职。唐制,宰相四人中,首相兼太清官使,次三相依次兼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宋制首相兼昭文馆大学士与监修国史,次相兼集贤殿大学士。辽于国史院置监修国史,圣宗统和九年(公元991年)室昉曾任此职。金国史院亦置监修国史,掌监修国史之事。

监修国史

兼官名。由宰相兼。元丰改制前,为宰相所带衔。元丰改制后,宰相监修国史者,不入衔。“左相兼监修国史”,指修日历。绍兴二十六年后,或有以“右相兼监修国史”主持修国史者。如绍兴二十八年八月十四日,以右仆射汤思退监修国史,领修神、哲、徽三朝正史(《玉海》卷168《绍兴国史、实录院》、《宋会要 ·职官》18之54)。


监修国史

馆职名。


职源与沿革

唐贞观三年(629)闰十二月,以宰相兼修国史,是为之始(《旧唐书·职官志》2)。宋沿置,元丰改制前为宰相兼职;元丰改制罢;及南宋复史馆,绍兴三年六月二十七日,以首相提举国史,次相(右相)监修国史(《要录》卷66,参《合璧后集》卷43《监修国史》、《宋史·职官志》4《监修国史》)。绍兴十年罢史馆,其后宰相兼监修国史者,乃指领国史院。绍兴二十六年五月后,凡置二相,以首相兼监修国史,如独相则宰相领史院,皆不入衔,盖循例以史馆命相而已,已非旧时以三馆为重之制(《朝野杂记》乙集卷13《权提举国史院》)。


职能

宰相分领三馆,如置三相,以次相兼修国史(《宋宰辅》卷1,建隆元年二月乙亥)。置二相,首相兼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春明退朝录》上)。宰相所兼三馆职,唯监修国史有职事,然,“宰相监修,但提大纲”而已(《合璧后集》卷42《史馆》)。


品位

次于昭文馆大学士、高于集贤殿大学士,“三馆职,惟修史有职事,而颇以昭文为重,自次相迁首相乃得之”(《春明退朝录》上)。


编制

一人(《通考·职官》5《史官》)。


简称

❶监修。《春明退朝录》上:“毕文简(士安)与寇忠愍(准)并相,而毕领监修,寇领集贤。”《宋史·毕士安传》:“与准同拜平章事。士安兼监修国史,居准上。”
❷修国史。《春明退朝录》上:“(普)初拜,止独相,领集贤殿大学士,续兼修国史,久之,方迁昭文馆。”《宋宰辅》卷1,乾德二年正月庚寅:“赵普拜相。自枢密使、检校太保,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普既拜相,事无大小皆决于普。太祖待普如左右手,是日,监修国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