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益母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膏 > 益母膏
益母膏  yìmǔgāo

膏劑。由益母草熬成,故名。主治月經不調,胎動不安,產後瘀血,惡心吐酸。近代亦用於治療急性腎炎,肝硬化腹水,蕁麻疹等。參閲清·陶東亭《惠直堂經驗方》。

益母膏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五方。又名还魂丹、益母草膏。益母草若干。捣烂熬膏,每服五钱至一两。治月经不调; 胎动不安,腹痛下血 (当归煎汤送下); 产后泻血 (大枣煎汤送下); 产后血晕、中风(童便和酒送下); 产后咳嗽,恶心吐酸,胁痛无力 (黄酒送下); 产后痢疾 (米汤送下); 产后崩漏 (糯米汤送下); 产后带下 (阿胶汤送下); 产后二便不通,烦躁口苦(薄荷煎汤送下)。

益母膏 《古今医统》卷八十五

【组方药物】 益母草(端午日或小暑日俱可收采)
【制剂用法】 上药不限多少,连根、茎、叶洗净,用大石臼石杵捣烂,以布滤取浓汁,入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为度,入瓷罐收贮。每服15~20毫升,酒与童便调下。
【主要功效】 活血调经。
【适应病证】 妇女月经不调,产后血瘀腹痛;亦治跌打损伤,瘀血积滞,天阴作痛。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益母草膏”(《赤水玄珠》卷二十)、“还魂丹”(《惠直堂经验方》)。

益母膏yì mǔ gāo

《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茺蔚。方剂名。
【方源】《外台秘要》。
【组成、用法】三月采益母草,连根叶茎花洗择令净,于箔上摊暴水干,以竹刀切长五寸,置于大锅中,以水浸过二三寸,煎煮,候草烂水减三之二,漉去草,取汁约五六斗,入盆中澄半日,以绵滤去浊滓,以清汁入釜中,慢火煎取一斗,如稀饧状,瓷瓶封收。每取梨大,暖酒和服,日再服。
【功用主治】产妇诸疾。

益母膏yìmǔgāo

即益母草膏。详该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