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益智子 益智子 yìzhìzǐ 亦稱“智智仁”。古醫認爲脾主智,此物能益脾胃,故名。薑科植物益智的乾果。紡錘形或橢圓形,長半寸許,紅棕色至灰棕色。皮薄而韌。種果集結成團,灰褐色或灰黄色。主治遺精,冷氣腹痛,小便餘瀝。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益智子》引晉·嵇含《南方草木狀》:“益智,二月花,連着實,五六月熟。其子如筆頭而兩頭尖,長七八分,雜五味中,飲酒芳芬。”清·嚴西亭《得配本草·益智子》:“益智仁……治冷氣腹痛。” 益智子药名。见《开宝重定本草》。即益智仁,详该条。 益智子yì zhì zǐ《本草纲目》草部第14卷益智子(29)。药名。参见“益智仁”条。 益智子yìzhìzǐ即益智仁。详该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