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盲cortical blindness系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由脑炎、脑膜炎、中毒、脑血管疾病、外伤等造成双侧大脑枕叶视觉中枢或2侧大脑外侧膝状体后视放射受损而致。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视盲,有的可伴有其他中枢症状;眼底等检查无致盲病理改变。治疗:主要治疗中枢原发性疾病,绝大多数可恢复。 皮质盲cortical blindness为双侧视觉中枢受损引起的双目失明。大脑后动脉为该区的主要血供来源,双侧闭塞为本征的常见病因,亦见于脑缺氧、脑肿瘤及脱髓鞘疾患,可为暂时性或恢复不完全。 皮质盲 皮质盲cortical blindness由枕叶皮质布罗德曼(Brodmann) 17区受损害而产生的部分或完全视野缺损。皮质盲的主要病因是脑血管疾病、肿瘤和外伤。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皮质盲,经过一定时间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视功能恢复,少数病人能恢复到病前视功能水平。视功能恢复似乎有典型的顺序,最初恢复基本视觉、视野变亮,但不能感知物体形状, 以后逐渐能够感知物体形状,最后恢复颜色视觉。皮质盲有多种表现形式,单侧皮质散在不规则损害产生对侧相应视野不规则缺损,但通过眼球活动可以补偿;单侧枕叶距状裂上部或下部损害产生对侧同向性下或上象限盲;单侧枕叶布罗德曼17区完全性损害产生对侧同向性偏盲;两侧枕叶距状裂上部或下部损害产生水平型下方或上方偏盲;两侧枕叶布罗德曼17区完全性损害产生全盲(双侧同向性偏盲),但这种情况是罕见的。表浅的局灶病变可产生色觉偏盲,多为红-绿色偏盲。皮质盲不影响中心视力(黄斑回避现象)、对光反射、调节反射和辐凑反射,也不产生视神经萎缩。如果引起皮质盲的病变是刺激性的,可伴有视幻觉。 ☚ 皮普鲁克图症 偏执狂 ☛ 00002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