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皮肤癣菌,系只损害皮肤,毛发和指(趾)甲,而不侵害内脏及皮下组织,并引起癣症的病原性真菌。本类真菌有3属,其共同特点是能寄生于角质中。3属癣菌都能侵犯人体皮肤,引起体癣,脚癣等。除小孢子菌属外,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又能侵犯指(趾)甲,引起甲癣。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属又能侵犯头皮,发须引起头癣及黄癣。在临床上,一种癣病可由不同癣菌引起,而一种癣菌因侵害不同部位又可引起不同的癣病。
皮肤丝状菌
皮肤丝状菌或称皮肤癣菌 (Dermatophytes)。它们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引起癣症。一般不侵犯皮下等深部组织或内脏。通常由于接触癣症患者、染菌物体及患癣症的家畜(狗、猫、牛、马等)而感染。
皮肤丝状菌有毛癣菌、小孢子菌和表皮癣菌三属。这类真菌都形成有隔菌丝,不产生有性孢子。在沙保培养基上容易生长,形成丝状菌落,产生大、小分生孢子。根据菌落形状、色泽、分生孢子的形态和排列等可初步鉴别。
毛癣菌属 见“毛癣菌属”。
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 各菌种只侵犯皮肤和毛发。染菌的毛发可观察到由小孢子镶嵌形成的鞘包围着毛发枝干。在皮肤内可见分节、分枝的菌丝。菌落呈棉絮样、羊毛样或粉末状,有白色或淡黄色乃至深褐色等不同颜色。镜检可见粗糙、厚壁的梭状大分生孢子,沿着菌丝侧缘,还有棍棒状小分生孢子。也可见球拍状、鸡冠状和结节状菌丝以及厚膜孢子。近来也发现小孢子菌的有性繁殖期,并建议新属名为Nannizzia。
(1) 头癣小孢子菌(Microsporum audouini): 又称奥杜盎小孢子菌。本菌是所谓嗜人体的菌种,主要引起儿童的头皮发癣。生长缓慢,菌落为绒毛样,中心浅灰色乃至褐色,有辐射状沟。菌落背面红褐至橙黄色。镜检可见沿着菌丝侧缘生长的棍棒状小分生孢子。有厚壁梭形的大分生孢子。
(2) 狗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 本菌可由动物传播引起儿童头皮发癣,即所谓嗜动物性的菌种。生长迅速,形成棉絮样或羊毛样空中菌丝,其中心变为粉末状,淡黄乃至褐色。菌落背面是鲜明的红褐色至橙黄色。镜检见有许多棒状的大分生孢子。培养早期可见少数沿着菌丝侧缘生长的棍棒状小分生孢子。也有本属菌所共同的菌丝体形状和厚膜孢子。
(3) 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 gypseum): 本菌由动物传播引起儿童或成人的钱癣。曾证明在土壤中有本菌存在。生长迅速,为粉末状,淡黄色乃至橙黄色。镜检可见许多椭圆形的小分生孢子。初期培养中可有极少数小的棍棒状小分生孢子。也有本属菌所共同的菌丝体形状和厚膜孢子。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对人致病的只有絮状表皮癣菌一种。该菌主要侵犯皮肤,也可引起指(趾)甲的感染。菌落开始为白色、颗粒状,以后变成绒毛样至粉末状,有许多辐射状沟,呈淡黄色。镜检可见由棍棒状的大分生孢子,但不产生小分生孢子。在陈旧培养中可有很多厚膜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