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民化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强制推行的意在消灭台湾人民民族意识、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奴化运动。时间从1937年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1937年侵华战争开始后,为巩固台湾的战略地位,彻底奴化台湾人民, 日本殖民当局根据同年9月近卫内阁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计划”,制定了强迫台湾人民“皇民化”的总方针,采取种种极端措施奴化台湾人民。包括:停开各级学校的汉语课程,废止报刊中文版,禁止使用台语汉文,强迫台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日语;禁演中国戏剧、音乐和武术,禁穿中国式服装,禁止阴历新春举行庆祝活动;封闭中国寺庙,毁坏各种神像,勒令更改祖先的神主和墓牌,强迫台胞“参拜”日本神社,奉祀日本天照大神;禁用中国纪年,改用日本正朔等等。1940年又推行所谓“改姓名运动”,规定对台人一律禁用“台湾人”称呼,改称“皇民”,要求台胞将中国姓名一律改为日本式姓名。不肯改名者,公职人员撤职辞退,一般居民不许登记户籍,免发战时配给物品。1941年更以空前规模疯狂推行“皇民奉公运动”,成立“皇民奉公会”, 由日本台湾总督亲任总裁,把全体台湾人民强制纳入这一组织,为其战争需要服务。皇民化运动受到了台湾人民的顽强抵制,他们的民族意识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更加觉醒,更为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