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皇娘娘台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皇娘娘台遗址 皇娘娘台遗址位于甘肃武威市城西2.5公里,面积约12.5万平方米。1957—1975年进行了4次发掘。属齐家文化类型。共发现6座房屋,皆为半地穴式,方形,地面涂以白灰面。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共88座,无葬具,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亦有合葬墓。合葬墓中有成年男女合葬和成人与小孩合葬二种,尤以前者具有特色。成年男女二人合葬者,男性仰身直肢居左,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性居右; 三人合葬者,男性仰身直肢居中,女性左右侧身屈肢面向男性。出土物除陶器外,还有玉器、石器、骨器和铜器。铜器经化验为红铜,器形为刀、锥。还发现40片左右的卜骨,材料系牛、羊肩胛骨,以羊骨为主,只烧灼,不钻不凿。陶器以红陶或橙黄陶为主,器形有高领折肩罐、双耳罐、双大耳罐、曲颈罐、单耳罐等,还有少量的黑彩彩陶。 ☚ 朵家梁遗址 夹沟遗址 ☛ 皇娘娘台遗址 皇娘娘台遗址位于甘肃武威市城西2.5公里,面积约12.5万平方米。1957—1975年进行了4次发掘。属齐家文化类型。共发现6座房屋,皆为半地穴式,方形,地面涂以白灰面。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共88座,无葬具,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亦有合葬墓。合葬墓中有成年男女合葬和成人与小孩合葬二种,尤以前者具有特色。成年男女二人合葬者,男性仰身直肢居左,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性居右; 三人合葬者,男性仰身直肢居中,女性左右侧身屈肢面向男性。出土物除陶器外,还有玉器、石器、骨器和铜器。铜器经化验为红铜,器形为刀、锥。还发现40片左右的卜骨,材料系牛、羊肩胛骨,以羊骨为主,只烧灼,不钻不凿。陶器以红陶或橙黄陶为主,器形有高领折肩罐、双耳罐、双大耳罐、曲颈罐、单耳罐等,还有少量的黑彩彩陶。 ☚ 朵家梁遗址 夹沟遗址 ☛ 皇娘娘台遗址 皇娘娘台遗址又称尹夫人台遗址。在市西北2.5公里。唐代台边建有寺院、禅林,因名尹台寺。岑参《登凉州尹台寺》:“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描写了游台情景。皇娘娘尹夫人是指西凉国王李暠之妻尹氏。尹氏为巩固西凉政权,出过不少好主意,故人称西凉为“李尹政权”。史书称李暠“为群雄所奉,遂启霸图,兵无血刃,坐定千里”。尹夫人台所在地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存,属“齐家文化”,距今有4千年左右。这里发掘出房舍9座,多为方形,白灰抹面;窖穴65个,有圆、椭圆和长方形三种,围绕房屋;墓葬88座。出土文物有石器、骨角器、铜器、卜骨,尤以陶器为最多,可见当时已进入石器、铜器并用阶段。 ☚ 雷台 2. 民勤县 ☛ 皇娘娘台遗址 皇娘娘台遗址位于武威市区西北金羊乡宋家园村。面积长500米、宽250米,文化层厚达2米。已发掘出房址9座、窖穴65 个、墓葬88座。成年男女二人合葬墓,男性居左,仰身直肢,女性居右,面向男性侧身屈肢;三人合葬墓,男性居中,仰身直肢,左右二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性。随葬品中有石璧、玉璧、玉璜、陶器、卜骨,特别是铜刀、铜锥、铜钻、铜环等红铜器是我国迄今出土年代最早的红铜器物。说明当时此地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属齐家文化遗存, 距今约4 000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西夏木缘塔 天梯山石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