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皇城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皇城司

皇城司

官署名。掌宫城出入、关闭制度及木契管钥等事,以拱卫皇城。设皇城使、副使,为武臣之寄禄官,不任事。另置勾当皇城司公事,以主管本司事务。南宋初改称行在皇城司,并改勾当皇城司公事为干办皇城司公事。

☚ 三卫官   客省 ☛

皇城司

宋官署名。原名“武德司”,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称“皇城司”。常宫城宿卫、宫门启闭,亲从官、亲事官名籍以及侦察臣民伪冒违法之事等。设皇城使、皇城副使,为武臣迁转之阶,寄禄而不任事;另置勾当皇城司公事实掌本司事,以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任。南宋初,设行宫禁卫所,绍兴元年(1131年),改称“行在皇城司”,设提举官与提点官,避高宗赵构讳,改“勾当皇城司公事”为“干办皇城司公事”。嘉定年间,以知閤门事、带御器械兼管皇城司。

皇城司

皇城司

官署名。五代时始置,宋代沿置。掌皇城警卫及密探之事。《宋史·职官志》: “皇城司: 干当官7人,以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掌宫城出入之禁令,凡周庐宿卫之事、宫门启闭之节皆隶焉。每门给铜符二,铁牌一,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自随,以时参验启闭之。总亲从、亲事官名籍,办其宿卫之地,以均其番直; 人物伪冒不应法,则讥察以闻。凡臣僚朝觐,上下马有定所,自臣宰相、亲王以下,所带人从有定数,揭牓以止其喧閧。元丰六年 (公元1083年) 诏干当皇城司,除两省都知、押班外,取年深者减罢,止留10员。元祐元年 (公元1086年) 诏干当官阅三年无过者迁秩一等,再印满者减磨勘二年。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 诏: ‘应宫城出入请纳官物,呈禀公事,传送文书,并御厨、翰林、仪銮司非次只应,听于便门出入,即不由所定门者,论如阑入律。应差办人物入内,及内诸司差人往他所应奉,并前一日具各数与经历诸门报呈皇城司。’ 二年,诏皇城司任满酬奖依熙宁五年 (公元1072年) 指挥,再任满无遗阙,取旨。政和五年 (公元1115年) 诏皇城司可并置亲从第五指挥,以700人为额,仍以五尺9寸1分6厘使为将军,副使为中郎将,使臣以下为左、右郎将,通以10员为额。宗室不在此例。除管军则解,或领阁门、皇城类则仍带,虽戚里子弟,非战功人不除。批书印纸属殿前司。是时,帝谕宰相,以为如文臣馆阁储才之地。绍熙初,尝欲留阙以储将才,循初意也。嘉泰中,复申明隆兴之诏,屏除贪得妄进,以重环尹之官。嘉定二年 (公元1209年) 复因臣僚言,专以曾为兵将有功绩及名将子孙之有才略者充。通前后观之,可以见环卫储才之意。”

☚ 浣衣局   皇后祗应司 ☛
皇城司

皇城司

宋代掌管皇城事务的官署。五代后梁曾置皇城使,为掌管皇城事务的主官。北宋沿置,始称武德司。太平兴国六年 (981) 改称皇城司,其主要职责是掌皇城出入之禁令、木契、亲从官与亲事官名籍,拱卫皇城。凡周庐宿卫之事、宫门启闭之节皆隶之。皇城各门分给铜符二、铁牌一,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自随,以时参验而启闭之。皇城司长官称皇城使,多由皇帝亲信充任,副使属东班直诸司使。除掌宫门出入禁令外,还统率其所属侦察臣民动静,作为皇帝的耳目,性质近似明代厂卫。南宋初,设行营禁卫所,绍兴元年 (1131) 改称行在皇城司,置提举官与提点官。

☚ 步军司   侍卫司 ☛

皇城司

宋官署名。原名“武德司”,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称“皇城司”。常宫城守卫、宫门启闭、亲从官、亲事官名籍以及侦察臣民伪冒违法之事。嘉定年间,以知閤门事、带御器械兼管皇城司。

皇城司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斡尼则啰”。属次等司,掌宫城出入。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使、4承旨、4都案、18案头。

皇城司

官署名。五代始置皇城使,以拱卫皇城。宋代置皇城司。初名武德司,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改称。掌皇城出入管钥木契、亲从官与亲事官名籍,并统率所属,周流民间,密行伺察,性质近似明代的厂卫。以勾当皇城司公事为主官,以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宋代虽亦置皇城使、副使,仅为武臣叙迁之阶,属东班诸司使,用以寄禄,不预皇城司事。南渡后初为行宫禁卫所,后改称行在皇城司。设提举、提点及干当官。

皇城司

禁军官司名。


职源与沿革

近于周朝虎贲氏、西汉北军。旧名武德司。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十一月十日改称皇城司(《通考·职官》12《干办皇城司》、《长编》卷22甲辰)。南宋初为行宫禁卫所,绍兴元年二月三日改称“行在皇城司”(《宋会要·职官》32之27《行宫禁卫所》)。


职掌

掌宫城管钥、木契,以时启闭宫门;每岁给换禁卫、殿门、宫门、皇城门四色敕号及审验;亲从官、亲事官诸指挥名籍,命妇伏天朝参显承殿时颁冰块,及宫中取索、国忌修斋醮设之事等(《宋会要·职官》34之15、39)。


编制

❶所隶禁兵,有亲从官五指挥近三千人(规定标准身长为宋尺五尺九寸一分六厘);亲事官六指挥。入内院子五百人(南宋减为二百人)。快行、长行一百人(南宋置)。司圊三人。曹司三十人(南宋置)(《宋史·职官志》6《皇城司》、《宋史·兵志》1、2《禁军》)。
❷官额,北宋时设勾当皇城司公事官三员(熙宁时增为七员)。南宋时设提举官一员、提点官二员、干办五员。
❸吏额,北宋有勾押官、押司官各一人,前行四人、后行六人、勘契官二人。南宋有点检文字使臣、法司使臣、主押官、押司官各二人,前行五人,后行、曹司各四人,表奏司、正名贴司、私名贴司、专知官、副知官各二人(《宋会要·职官》34之15、20,《宋史·兵志》2《禁军》)。
❹所隶官司有冰井务(《宋史·职官志》6《皇城司》)。


简称与别名

❶皇司。《宋会要·职官》34之33:“皇司点校文字、法司使臣见破太官司第四等吃食可罢。”同上书34之15:“(皇城司)点检文字使臣、法司使臣、主押官、押司官各二人。”
❷皇城。《甲申杂记》:“后殿引公事,则军头引见司、皇城司、殿前司三司祗应。殿前统制诸班、皇城统制亲事官、引见统制马直、步直两指挥。”
❸耳目之司。因讥察宫殿门户出入及派遣察子(特务)而得名。《长编》卷162闰正月:“皇城司在内中最为繁剧,祖宗任为耳目之司。”
❹逻司。《长编》卷128己未:“逻司、街使曾不呵止,威令弛废。”《长编》卷197十二月:“皇城司逻卒吴清等密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