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百日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百日红 百日红朝鲜族植物传说。相传一渔村的青年舵手与一做酱姑娘相爱,当他们在成亲时,忽然海里出现一只长有三头的海蟒,为了全村渔民,青年舵手自告奋勇下海除妖。临别送姑娘一面镜子,说镜面如出现红色并转为黑色,那就出事了。一百天后忽然镜面现出红色,后变黑色,姑娘伤心地死去。渔民们将她葬在阳坡上,第二天坟头出现一种花,有五种颜色。其中最大的一朵是鲜红的。勇士们凯旋,舵手不见姑娘,方知因海蟒血溅上桅杆,姑娘误以为他已死。他伤心地哭倒在姑娘坟前,花忽然谢了。从此人们就把这种开一百天的花叫“百日红”。因姑娘生前痛恨海蟒,所以渔民们把花种在酱台边,毒蛇就不敢近身。 ☚ 金达莱 映山红 ☛ 百日红 百日红朝鲜族民间故事。流传在吉林省珲春县一带。故事写有一个会做酱的姑娘与一个勇敢的小伙子相爱,但因为海蟒作怪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小伙子为了解救乡亲们,带领全村的小伙子出海与蟒搏斗。临行前青年送给姑娘一面镜子,告诉她如果桅杆由白变红变黑就是他们遇难了。不料黑蟒的血溅到了桅杆上,姑娘误以为亲人遇难,她悲伤地倒在了海滩上死去了。人们将她埋在向阳的沙滩上,第二天坟上开出了五色花,其中一枝又红又大。正在花开百日时青年凯旋而归。青年听说姑娘为他而死便倒在坟上哭,他似乎从花上看到了姑娘的脸,青年醒来时花谢了,所以人们叫它百日红。 ☚ 成广洞 百鸟衣 ☛ 百日红杨慎
百日红即紫薇花,又有满堂红、痒痒花、满树红等名称。杨万里有诗说:“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凝露堂前紫薇花》),就是歌咏紫薇因花期长而有半年花之称的。杨慎这首《百日红》“李径桃溪与杏丛,春来二十四番风”一句就是将李、桃、杏,这些春季开的花提出来以作比较对照。二十四番风:从小寒到谷雨这一百二十天内,每五日为一风候,每一风候有一种花应时而开,故又名二十四番花信风。李花、桃花、杏花开于春季,自然是百花中得阳春之美者,但美中也有不足,“朝开暮落浑堪惜,何似雕栏百日红”就是不及紫薇花的花期长。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世宗时,因“议礼”得罪于世宗,被谪终身戍云南永昌,有《升庵集》。杨慎的咏百日红诗主要以李花径、桃花蹊、杏花丛也比不过百日红花期长而言。明代钱士升的《紫薇花》诗:“深紫姹红出素秋,不粘皮骨自风流。犹忆翰林官署里,双双斜干对南楼。”主要针对紫薇花树皮光滑一点而言,明代薛惠《紫薇花》诗:“紫薇开最久,烂漫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故枝。楚云轻掩冉,蜀锦碎参差。卧对山窗下,犹堪比凤池。”主要也是针对紫薇花花期长这点而生发。这三家咏紫薇花诗比较说,赞美其花期长是钱、杨二作共同点,不同之处是,杨慎的赞美是采用与杏花、李花、桃花相对比手法来突出紫薇花的百日红,而薛惠的诗却是直言其事。另一不同之处是,薛惠诗中所咏紫薇花并非栽于宫廷之中而是在山野之中“卧对山窗下,犹堪比凤池。”可以表明这一点,当然堪比凤池的言外之意即紫薇花本是常栽于宫廷之中的花木。而钱士升的《紫薇花》诗虽并没着眼于其花期这点,但却明言所写是“翰林官署里”的紫薇,“双双斜干对南楼”,写出了紫薇花为宫廷喜爱之花这一事实。钱士升所作着眼点在“不粘皮骨自风流”造语颇为新颖,应予肯定。杨慎以杏花、桃花、李花作参照物来写紫薇的手法,借鉴于唐人杜牧《紫薇花》:“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 向风偏笑艳阳人。”相形之下,杨作显得拘谨板滞,不及杜牧之洒脱。若就描绘山野紫薇花堪比凤池中树这一手法而言,宋人刘克庄《紫薇》写道:“风标雅合对词臣,映砚窥窗伴演纶。忽发一枝深谷里,似知茅屋有诗人。”比薛惠的“卧对山窗下,犹堪比凤池”语句就显得情趣盎然了。杜牧、刘克庄自是唐宋名家,这两首诗作于前,明人学于后,实在有难以下笔之处。就紫薇花某一特点,即兴而作,写得清楚明白,朗朗上口也就可以了,我们自然不必处处苛求。 ![]()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落葉木本 > 紫薇 > 百日紅1 百日紅1 bǎirìhóng “紫薇”之别名。 百日红bǎi rì hóng旧时粮食业谓一种成熟期在百日左右的红米。《切口·粮食行》:“百日红: 百日而稔之红皮米也。” 百日红 百日红紫薇的别名。《广群芳谱·花谱一·紫薇》:“紫薇,一名百日红。四五月开花,开谢接续,可至八九月,故名。” ☚ 村客 怕痒树 ☛ 紫薇【同义】总目录 紫薇满堂红百日红官样花怕痒树猴郎达树 木本花 木本花迎春花:僭客 金腰带 黄寿丹 ☚ 果树花 草本花 ☛ 百日红药名。 百日红朝鲜族植物传说。相传古代某渔村有位力大过人的青年舵手,在与美丽娴雅善做大酱的姑娘结婚前,却遇海蟒作祟,使得渔民无法出海捕鱼。他在率领一群伙伴入海与它决斗前交给未婚妻一面镜子,说如果看到镜子里的红桅杆变黑便是他遭到不测。一个多月后,被他杀死的海蟒的乌血溅于桅杆之上,她以为未婚夫已死竟昏绝于海滩。乡亲们葬之于阳坡上,翌日坟头便开出一丛五色鲜花,其中有一朵久开不谢。过了一百天,他率兵凯旋归来,得知噩耗,伏在她的坟上痛哭并昏倒。等他醒来,开了一百天的这朵鲜花忽然枯萎,人们给它取名为百日红。此传说流传于延边各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