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黑分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黑分明bái hēi fēn míng

见“黑白分明”。

界限

界限

界(界隔;经界;省~;接~) 限(限界;际限;岸限) 至(四~)畔(畔际) 圻(边~) 阈 垠(垠堮) 畛(畛畔;畛畍;畛域;畛封;畛畦;畦畛) 埒 坛宇 区域 轸域 畦封 涯涘 边徼边际 范围 分野 町畦 疆里疆界 疆畔 疆理
程式界限:程限
区别,界限:区界
事物的界限和范围:藩(藩翰) 界域
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分水岭
中华民族与外族间的界限:夷夏之防
两个地区分界的线:界线
疆土的分界:鸿沟
明显的界线:鸿沟 洪沟
四周的界限:四至八到
四周界限与八方道路:四至八道
身份地位的界限:身界
划定的年代界限:断限 限断
规定、限定的界限:限界
合适的界限:分际
程度上不能再超过的界限:极处 极点极度 头儿 顶点
界限分明:皂白沟分 画若鸿沟
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判若鸿沟 界若鸿沟
界限分明的样子:截然(~不同)
界限明显的样子:界然
界限清楚:泾渭分明 清渭浊泾 浊泾清渭 泾渭自明 判分泾渭 泾渭自分 泾渭了然 泾渭各判 泾渭不杂 无杂泾渭
是非界限很清楚:黑白分明
界限非常清楚:壁垒分明
界限分明,不可逾越:森严壁垒 壁垒森严
是非、好坏界限清楚:黑白分明 白黑分明
界限不清:模糊 混淆 淆乱
混淆不明:霿淆
混合不分:笼而统之
没有界限:无壁
不分界限、范围:不分畛域 罔分畛域
(不同事物的分界:界限)

另见:地界 划分 边际 限度 功效

☚ 界限   范围 ☛

白黑分明黑白分明bái hēi fēn míng

白黑分明bái hēi fēn mínɡ

形容是非非常清楚。in sharp contrast,with black and white sharply contrasted

白黑分明

《辞源》源云:《汉书·八十三·薛宣传》:“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繇是知名。”
按,此语之源当是:《韩非子·用人》:“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又有“白黑不分”。《汉书·楚元王传》:“今贤不肖混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白黑分明bái hēi fēn míng

白色与黑色分得清楚。比喻是非分明。《汉书·薛宣传》:“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繇是知名。”

不分皂白bù fēn zào bái

是非分明
shi fei fen ming
明辨是非
ming bian shi fei
白黑分明
bai hei fen ming
【不分皂白】 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皂:黑。源出《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是非分明】 分清是非曲直。
【明辨是非】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与错误。
【白黑分明】 比喻好坏、是非分得清清楚楚。
﹝例﹞ 本是也要来混战,怕黑旋风不分皂白,见人便砍,因此不敢近前。(明·施耐庵:《水浒全传》)共产党员应该是非分明,敢于和坏人坏事做坚决的斗争。他对待一切事物总是态度明朗,明辨是非,毫不含糊。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东汉·班固:《汉书·薛宣传》)

白黑分明bái hēi fēn mínɡ

见“黑白分明”。

白黑分明bái hēi fēn mínɡ

见“黑白分明”。

323R【白黑分明】bái hēi fēn míng

比喻是非、好坏分得清清楚楚。也作“黑白分明”。

白黑分明báihēi-fēnmíng

见“黑白分明”。《旧唐书·崔光远传》:“光远即汪之子,虽无学术,颇有祖风,勇决任气,身长六尺余,目睛~。”

白黑分明bái hēi fēn míng

比喻是分界限清楚。也作“黑白分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