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血病前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血病前期preleukemia

又叫造血组织增生异常症,系指某些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前尚有一段不能确定性质的血液学时期而言。此期患者临床与血液学表现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相似。多数患者有低热、虚弱、体重减轻、贫血、轻度出血、淋巴结肿大等;少数可有感染发热、骨痛、肝脾肿大等。患者少数可自行缓解,绝大多数经过数月至数年转变为急性白血病。白血病前期可以对症治疗为主,按贫血治疗效果多不显著。

白血病前期preleukemia

指某些白血病在明确诊断之前表现出造血功能异常的阶段。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正常或活跃,伴有细胞分化上形态学的异常。目前诊断基本上是回顾性的,亦称难治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前期

白血病前期

白血病前期(白前)是指在明显白血病出现之前有相当时间难以确定性质的血液学异常。1975年国内白前座谈会上建议称“造血组织增生异常症”。发生率报告不一,从0/580~31‰。近来国内也屡有报道。细胞类型大多为急粒、急粒单、急单或红白,急淋很少,但国内报道急淋稍多。发病年龄国外70%>50岁,男多于女,而国内也有小儿白前的报道。前期的时间: 约1/3病例在6月以内,约75%在2年以内,少数5~10年,最长达20年。但经发展到白血病,则病程多短。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主要为贫血,少数有感染和出血。肝脾肿大者占20%以下。贫血经常有,约半数伴有中性粒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约2/3病人血中有幼红细胞,约半数病人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幼粒细胞在外周血出现的情况不一,未见棒状小体,可有绝对性单核细胞增多(>800/μl)。可见颗粒分布异常的巨型血小板。骨髓检查示增生大多明显活跃或活跃,低下者约1/5病例(大多有接触化学品或电离辐射史),可有类巨幼红变或铁粒幼细胞。原粒细胞正常或稍增,粒系呈成熟障碍,幼粒细胞的核褶叠象单核细胞。单核及幼单核细胞常增多。巨核细胞常增多而不典型(小而形态怪异,常有核仁)。骨髓培养示CFU-C减少,白细胞不能在培养基上释放CSF。染色体检查可有多样改变,C组第8号染色体常有改变,但未见异常也不能排除白前。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常降低,血浆及尿溶菌酶可增多(约20%病例)。细胞形态学结合多种细胞化学反应可能有助于诊断。HbF常轻或中度增加。酸化血清溶血试验可阳性。红、粒、巨核系细胞可有超微结构改变。
目前白前的确诊还很困难,一般是回顾性的。本病的多方面改变提示病变发生在多能干细胞水平。很可能白前是由于病原和宿主之间的非一般性的相互作用,使白血病发病过程延缓。一般不主张进行化疗。有少数病例报道用强的松,中药或大量维生素B6后有暂时性好转。

☚ 先天性白血病   隐袭性白血病 ☛
000073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