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茅bái máo

沼泽荒野生长的多年生茅草,李商隐《梦泽》: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白茅bái máo

一种多年生草,开白花,根白软有节,可入药。李商隐《梦泽》:“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白茅

白茅

草名。多年生草本,春夏抽出银白色丝状毛的花穗。《召南·野有死麕》一章: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毛《传》: “郊外曰野,苞,裹也。野有死麕,群田之获而分其肉。白茅,取其洁清也。”朱熹《集传》:“麕,獐也,鹿属,无角。”《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小雅·白华》一章:“白华菅兮,白茅束之。”毛《传》: “白华,野菅也。已沤为菅。”郑《笺》: “白华于野,已沤名之为菅,菅柔忍中用矣,而更取白茅收束之。茅比于白华为脆。”王先谦《集疏》:“言白华已沤而为菅,更得白茅以相缠束,则端成洁白,夫妇之道正矣。”

☚ 白华   白颠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白茅
白茅  báimáo

亦稱“絲茅”。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因葉形似矛,故名。春夏頂生花穗,銀白色,有絲狀毛。根狀莖味甜,可製糖、釀酒,入藥。根莖、嫩子皆可生食。多生路旁,山坡、荒地。分佈幾遍全國。始載於先秦典籍。《易·噬嗑》:“初六,藉用白茅,無咎。”《詩·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史記·封禪書》:“夜立白茅上。”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數種,葉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開白花成穗,結細實,其根甚長,白軟如節而有筋,味甘,俗呼絲茅。”

白茅

白茅cogongrass

Imperata cylindrica (L.)Beauv.var.major (Nees)C.E.Hubbard,又称茅草。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分布几遍中国各省区,也广布于亚洲、欧洲、非洲温带和热带地区。多生于路旁、山坡、草地。地下有根茎。秆直立,丛生,节上具柔毛。叶鞘老时在基部常破碎成纤维状,叶片扁平,平滑无毛,主脉明显突出于背面。圆锥花序圆柱状,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有1两性小花;第一内稃不存在,第二内稃透明膜质。花果期5~9月。全草可作牧草,也可作造纸原料。嫩穗可生食。根茎含糖分,可制糖或酿酒,也可入药,性寒、味甘,可作清凉利尿和凉血止血剂。是常见的杂草。

白茅

多年生草本,高25—80厘米。叶片扁平,先端渐尖。圆锥花序穗状圆柱形,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花药黄色。花果期7—8月。南北疆药圃有栽培。根茎含果糖、葡萄糖等味甜可食,入药为利尿剂、清凉剂。

白茅bái máo

《本草纲目》草部第13卷白茅(14)。药名。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P. Beauv.-var.major(Nees)C.E.Hubb.。为白茅根的原植物,详见“白茅根”条。

白茅

白茅然巴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P.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洗净,除去杂质,阴干。
味甘、涩,性凉。功能止血,利尿,滋补,解蝎毒、硫黄毒。主要用于吐血,衄血,劳伤虚羸,毒热,腹水,小便不利。茅草叶(全年均可采收)通经络。

☚ 香附   石斛 ☛

白茅

一种茅草。古代祭祀为求其洁净,凡祭品均须藉于白茅之上。《周易·大过》:“藉用白茅。”《诗经·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毛传:“白茅,取其洁清也。”《庄子·达生》:“吾将三日豢汝,三日戒,七日斋,藉白茅,加汝肩尻乎彫俎之上。”秦简《日书》844反面简:“以庚日日始出时,濆门以灰,卒有祭,十日收祭,裹以白茅埋野,则毋殃矣。”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竹笥9件,出土时,9件竹笥底部均垫有茅草,动物骨骼用纱布包裹,放在茅草上。其骨骼经鉴定为羊鸡等动物骨骼,亦是祭奠死者后,以白茅裹以入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5 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