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菜药名。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野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白花菜common spiderflowerCleome gynandraL.,白花菜科,白花菜属。一年生草本。原产美洲。广布于世界热带地区。中国北自北京,南至海南及台湾均有分布。全株密生腺毛。掌状复叶,小叶5枚,倒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圆,全缘或有细锯齿。总状花序,叶状总苞片3裂,花两性;萼片4枚;花瓣4枚,白色或淡紫色;雄蕊6枚,不等长,基部与雌蕊柄合生为一雌雄蕊柄;子房具长柄,1室。蒴果圆柱形,有纵条纹。种子黑色,肾形。全草药用,散寒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炎。种子煎水洗痔疮,捣烂敷用治风湿痹痛。花亦可供观赏。 白花菜bái huā cài《本草纲目》菜部第26卷白花菜(7)。药名。 【基原】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 【别名】羊角菜(《本草纲目》),屡析草(《生草药性备要》)。 【性味】辛甘,温。 ❶《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平。” ❷《随息居饮食谱》:“苦辛甘,温。” 【功用主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疟疾,痢疾,白带,痔疮。 ❶汪颖《食物本草》:“下气。” ❷《本草纲目》:“煎水洗痔;捣烂敷风湿痹痛;擂酒饮,止疟。” ❸《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理蛇咬伤。” ❹《中国药植图鉴》:“止下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宜忌】汪颖《食物本草》:“多食动风气,滞脏腑,令人胃中闷满,伤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