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沙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沙起义

白沙县位于海南岛五指山区腹部,聚居着数万黎、苗族人民。他们长期受着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以白沙为后方,对当地黎、苗族横征暴歙,敲榨勒索,视黎、苗族人民为草芥,任意奸淫凌辱和杀戮,使黎、苗族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求生存,求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下,黎、苗族人民决定举行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早在1942年,黎族首领王国兴等就以红毛乡为基点,进行酝酿和串连。1943年春节前后,王国兴等在红毛乡德伦山和什干山召开两次各乡首领和苗族首领邓明仁参加的会议,讨论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问题。会上一致推举王国兴为起义的总指挥。决定8月17日为起义的日期。1943年6月,国民党反动当局琼崖守备司令王毅悍然制造了 “中平惨案”,杀害了1900多名苗族人民,更加激起了黎、苗族人民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愤恨。王国兴召开首领会议,一致同意杀鸡饮血立誓: (1) 同心同德,驱逐国贼(国民党反动派),黎、苗族自治自理; (2) 同生共死,永不叛变; (3) 谁投降国贼,就杀死谁。
8月12日,白沙一区的白沙、元门、牙叉等乡起义首领,率领400多人,奔袭驻在向民村的国民党白沙县政府和在什空村的国民党白沙县游击独立中队。8月16日,牙炳、对俄、九架、探扭等村起义首领率众围攻在长岭村的国民党白沙县游击队常备第二大队陈文才部,龙头、阜青、狮球、光雅、七坊等乡起义群众策应,打散陈文才部。同日,王国兴、王玉锦、王泽义等起义首领,不慎为国民党当局逮捕。王玉锦机智地逃脱,带领20多名“敢死队”营救出王国兴等人。8月18日,王玉锦率领毛栈、毛贵等乡起义群众,攻打从一区逃到二区毛贵乡的国民党昌江、感恩县流亡政府。8月26日,王国兴率领一、二区起义群众数千人围攻在番响的国民党守备二团,团长王弼狼狈逃命。自8月12日至8月26日,历时半个月的白沙起义,参加的人数达2万多人,打死打伤敌人300多人,缴获轻机关枪一挺,步枪90多支及一批子弹、物资。白沙县境内的国民党政府和部队,几乎全部逃出白沙县境外,起义起取得了初步胜利。
9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纠集1000多人的兵力,分三路向白沙反扑。各区乡起义首领率众英勇抵抗,后因缺乏作战经验和粮食弹药困难,被迫撤到鹦歌岭、什寒山一带坚持斗争。白沙起义遭受挫折。
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起义人民实行残酷的血腥镇压,山上义民处境极为困难。但是,以王国兴为主要领导的义民,没有被吓倒,继续高举义旗,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王国兴父亲王政和在世时曾说过的“世上只有共产党和红军,才是救世党、救世军”,给王国兴以极大的启发。于是他派吉有理、王文聪、王高定三人奔赴临高、儋县地区,寻找共产党和红军。琼崖特委领导人冯白驹等亲切接见了吉有理、王文聪、王高定等,高度评价白沙起义,勉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坚持斗争,并表示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坚决支持他们的正义斗争。琼崖特委先是派出得力干部和武工队到白沙县进行宣传组织和军事训练工作,然后派出部队配合黎苗族义军进行反攻。
在琼崖特委的支持和帮助下,王国兴率领的义军打退了国民党顽军对鹦歌岭的三次进攻。斗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王国兴以及坚持在其他山上的首领与群众的斗志和信心。
其后,琼崖特委又派出干部组成黎民工作委员会,帮助王国兴组建白保乐人民解放团,派出部队挺进白沙,成立白沙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起白沙抗日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逐步创建了包括白沙县、保亭、乐东等县的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白沙起义为扩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创建五指山根据地,迎接与配合野战军解放海南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白沙起义

1943年7月海南岛黎族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1939年2月起日军先后侵占海南岛沿海城市。国民党军队溃退到黎、苗等族山区, 大肆掠夺。1942年6月间又以“通日”、“汉奸”为名,杀害苗族群众二千余人。激起黎、苗族人民的强烈仇恨。1943年7月12日,白沙、细火、元门等地黎、苗族同胞4,000余人,在王国兴(黎族)领导下,摧毁国民党白沙县政府,十余天内,起义遍及附近各县,队伍增至三万余人。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侵略者勾结,订立“划地分防”、“共同防共”的协议,于九月底分三路进犯,仅在红毛乡地区,就杀害七千余人。起义队伍坚持斗争, 后终于找到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斗争又蓬勃发展。1944年冬, 以参加白沙起义的黎族人民为主,建立了*白保乐人民解放团。

白沙起义

又叫红毛起义、七月起义。白沙县建于1933年,黎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9%。1939年3月10日,日寇侵犯海南岛沿海城市,有一批国民党的败兵溃退到白沙县等山区,对黎、苗族人民进行烧杀掠夺。1942年又以通“日”、“汉奸”为名,杀害苗族群众2000余人。红毛乡首领王国兴等10余人,秘密联合13个乡的黎、苗族同胞4000余人,于1943年7月举行了武装起义,摧毁了国民党白沙县政府。10余天内,队伍增加到3万余人。国民党与日寇勾结,于1943年9月底分3路进犯,仅在红毛乡,就杀害7000余人。起义队伍最终找到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1944年底,以参加白沙起义队伍为主,建立了“白保乐人民解放团”。

白沙起义

海南岛黎、苗族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1939年冬,日寇先后侵占海南岛沿海城镇后,继续向岛内“蚕食”和“扫荡”。采取不抵抗主义的国民党大批军政官员纷纷逃进黎、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区,肆意奸淫掳掠和滥杀无辜,激起当地少数民族极大愤慨。从1942年夏始,白沙县红毛峒(今属琼中县)黎族首领王国兴、王玉锦等人与邻近黎峒首领多次秘密策划武装起义,一致推举王国兴为起义总指挥,决定1943年农历7月20日举行全县总起义,并杀鸡歃血盟誓,永不叛变。会后分头发动群众,筹备武器、物资。1943年农历7月12日,白沙县城附近的黎、苗群众忍无可忍,在王亚福、符桂森等人的领导下率先起义,先后袭击白沙县政府和驻番打的临高县政府与驻海旺的儋县县政府及当地一些驻军据点。消息传至红毛乡后,王国兴决定把起义时间提前到17日。在起义前一天,王国兴、王玉锦等起义首领却突然遭白(沙)、保(亭)、乐(东)三县联络所拘捕,被关什存村。后王玉锦机智逃脱报信,红毛乡群众得知后,愤怒地拿起火药枪、弓箭、大刀、长矛,于17日凌晨救出王国兴,宣布正式起义,全县各乡皆应之。起义军迅速席卷白沙全境及毗邻地区,歼敌800多(一说300多),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把国民党驻地机关和驻军驱出白沙县境,群众为之欢欣鼓舞。国民党经过月余的精心策划,集中数千兵力进行疯狂反扑。起义群众凭险顽强抗击,因力量悬殊,又缺乏正规武器和训练,最后归于失败,当地黎、苗百姓惨遭野蛮屠杀。王国兴、王玉锦等人率残部分别退至鹦歌岭和什寒山,在深山密林中坚持与敌人斗争,最后还派人找到中国共产党,自是踏上新的革命道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