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休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休克* 病名。 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征群。由于有效血容量减少,心搏出量不足,或周围血流分布失常,引起广泛的严重周身组织灌注不足,最后引起普遍性细胞功能损伤,生命重要脏器的功能丧失和机体死亡。现代医学认为:休克的病因可概括地分为8类。 ❶ 低血容量性回心血流量减少; 此期出现气急、心动过速、四肢湿冷、皮肤青紫等临床症状。微循环衰竭和细胞损伤期:此期全身平均动脉压进行性下降到临界水平,一些生命器官也由于血管强烈收缩,毛细血管微循环的淤滞和阻塞,组织灌注持久明显地减少,最后造成细胞功能的损害,休克进入不可逆。 休克的诊断标准: 凡符合上述第❶ 项,以及第❷ 、❸ 、❹ 项中的两项和第❺ 、❻ 、❼ 项中的一项者,可诊断为休克。各型休克因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有特点,但休克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均为组织灌流不足,故临床上又有共同的主要表现。早期表现为焦虑不安,皮肤苍白、湿冷,大汗,指唇紫绀。 中期表现为血压明显降低,脉压减少,脉快而弱,心音弱,表情淡漠或神志模糊,四肢厥冷,紫绀加重,尿少。晚期则出现昏迷,无尿,血压进一步下降,对升压药物反应差。祖国医学认为:西医的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其临床征象与中医学厥脱症极为相似。可因邪毒内陷,或误食毒物,或大汗、大吐、大泄、大失血,以及劳倦内伤,心气衰微,心阳不振等原因引起。 凡邪毒内侵,陷人营血,剧痛惊恐所伤,失血、失精、中毒、久病等耗气伤阴,损及五脏功能,使气血运行障碍,从而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机逆乱,甚则阴阳离决。若素体羸弱,或久病不愈,或大汗、大吐、大下、大失血之后,元气耗竭,以至阴阳不相维系,终至离绝。 本病情严重,发展迅速,抢救必须争分夺秒,灵活运用益气、养阴、回阳、解毒、开窍、行气、活血等扶正祛邪诸法。扶正法有益气养阴法:适用于热病伤津耗气,或久病气阴两虚,或心之气阴素亏而合并休克者。 症见心烦口渴,尿少赤涩,大便干结,神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息促,汗出粘热、肢冷脉虚数无力。 选用生脉针、或参麦针静脉滴注。 可协同使用人参针、养阴针、增液针静脉给药。若大出血气随血脱而休克者,可用当归补血针。 回阳固脱法:适用于寒毒直中少阴,或心肾阳气素亏,突然暴脱而休克,或休克晚期由气阴两脱转为阳脱者。症见神志恍惚或昏迷,面唇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恶寒冷汗,体温不升,息促气微,舌淡脉微。或伴见面红如妆,手足燥动,循衣摸床等。选用参附针、参附青针、心脉灵针等静脉给药。或以人参、制附子、龙骨、牡蛎、五味子、山萸肉等药浓煎频服,1日夜尽1~2剂,尤宜于阳脱漏汗、格阳、戴阳者。育阴潜阳法:适用于素体心肾阴亏,或热病后期,阴液枯涸、并发休克者。 症见神恍惊悸,面色潮红,汗出如油,口渴欲饮,饮不解渴,身热心烦,四肢温热,舌绛光剥无苔,脉虚数、结代。方选三甲复脉汤加减煎服。 生脉针、养阴针、增液汁等可合用。祛邪法有解毒开窍法:适应于外感邪毒,疫毒,毒邪入陷者。症见热毒炽盛,或寒毒内陷。热闭者治宜清热解毒,选用清开灵针、牛黄醒脑静针等静脉用药。 寒闭者治宜破阴散寒,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行气活血法:适应于各型休克,症见皮肤发绀、发冷,唇舌青紫,腹胀胸闷,息促脉涩、结、代或细弱。选用升压灵针静脉注射。枳实注射液静脉注射。 丹参注射液、川芎注射液、麝香注射液静脉滴注。 宣畅三焦法:休克晚期,正气衰竭,气滞血瘀,三阳闭阻,症见喘促,呕呃,腹胀,腹痛,二便闭者可用。或配合扶正法使用。 救逆固脱验方、针剂选用参考:人参白虎泄热汤,治感染性休克腑实证;清热解毒救逆方,治感染性休克热盛者;祛湿生脉汤,治风心病心源性休克;参蚧四逆汤,治肺心病休克;人参养营补心丹,治心房纤颤致厥者;乌香散,治血管紧张性昏厥;顺气四逆散,治神经精神性昏厥;行军散吹鼻,可用于过敏性厥脱急救,醒后辨证用药;升压汤及稳压汤治中毒性休克。升压Ⅰ号适用于阴脱,升压Ⅱ号适用于阳脱,稳压汤适用于阴阳两脱;强心灵治心源性休克快心率;附子Ⅰ号注射液治心源性休克慢心率;枳实针治低血容量休克,阴脱之重者。 与参麦针(或生脉针)同用,对过敏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均有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