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杨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白杨1920—1996;女湖南湘阴人,生于北京。 白杨
白杨báiyáng落叶乔木,树干高大挺直,叶背有白色茸毛。通称毛白杨。 白杨 白杨刀名。《广雅·释器》:“白杨,刀也。”三国魏左延年《秦女休行》:“左执白杨刃,右据宛鲁矛。” ☚ 白羊子 素质 ☛ 白杨baiyang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光滑、颜色青白,老树树皮有裂沟,叶子呈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常用来比喻坚强、挺直的品格:《~礼赞》是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 白杨 白杨休年十四五,为宗行报仇,左执白杨刀,右据宛鲁矛。
☚ 白刀 白鹿刀 ☛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白楊 白楊 báiyáng 楊之一種。以其葉背面白色,故稱。生長快,可作防風及護坡樹種。產於我國,黄河中下游地區尤多。晉·崔豹《古今注·草木》:“白楊葉圓,青橱葉長。”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白楊》:“宗奭曰:木身似楊,微白,故日白楊,非如粉之白也。”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十八:“白楊,性甚勁直,堪爲屋材,折則折矣,終不曲撓。” 白杨 白杨1920—著名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杨成若。湖南湘阴县(今汨罗县)人。生于北京一封建知识分子家庭。1931年考入联华影业公司北平分厂附设的演员养成所。因在无声影片《故宫新怨》中出演小角色而开始演艺生涯。1932年起在中国旅行团、中国舞台协会等职业剧团演出。因主演话剧《茶花女》、《梅萝香》而成名。1935年参加了电影《十字街头》的拍摄,接着又主演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均十分成功,蜚声当时影坛。1949年应邀出席第一届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不久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主演了《祝福》、《为了和平》等片,1957年被《北京日报》和《沈阳日报》举办的最受欢迎的影片和演员活动评为最受欢迎的演员,同年《祝福》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文联委员、上海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影协副主席等职,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电影表演技艺漫笔》、《中国表演探索》等书。 ☚ 周璇 山口百惠 ☛ 白杨1920—现代电影表演艺术家。女,原名杨成芳,北京人。1932年参加左翼影剧运动。解放前主演过《十字街头》、《中华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解放后主演《为了和平》、《金玉姬》等影片,因主演《祝福》荣获第十届卡罗维·发利(捷克)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奖。所著《电影表演探索》是研究其艺术思想的主要资料。其艺术伦理思想主要有:(一)认为“演员首重品德,而后才艺”,“品学兼优,才艺精通”是演员终生追求的首要目标。(二)“演员不能不懂爱与憎,演戏没有爱与憎不行,当演员而爱憎不分更不行。爱得深,憎才切”。(三)演员要加强修养,“修养包括政治、思想、艺术三个方面。只有从思想、生活、技艺中去不断努力,除此之外是没有别的捷径;思想是主导”(以上引文均见白杨《电影表演探索》第13—37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白杨注重的是演员个体品德的培育。 白杨中国女演员。1920年3月4日生,1996年9月18日去世。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平。1931年入联华影业公司北平第5分厂演员养成所学习。参加电影《故宫新怨》(1932)的演出。后相继在苞莉芭剧团、中国旅行剧团、中国舞台协会,参加话剧《乱钟》、《战友》、《回春之曲》、《黎明之前》、《茶花女》等演出。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厂,主演影片《十字街头》。1938年,到重庆拍摄了《中华儿女》(1939)等影片。同时,主演了话剧《屈原》、《复活》等,被誉为“四大名旦”之一。抗战胜利回上海,在昆仑影业公司主演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等。1949年后,主演了《为了和平》、《祝福》(1956)等影片。她塑造的角色性格各异,又都以细腻、自然、含蓄的东方女性特有的美感,展现在舞台与银幕上。20世纪80年代还在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中,塑造了宋庆龄的形象。著有《电影表演技艺漫笔》、《电影表演探索》及诗文集《落入满天霞》。 白杨 白杨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因表演风格优美、自然、含蓄,长于表现东方女性的神韵而深受观众喜爱。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电影表演的发展进程中,白杨的表演艺术成就有着重要的地位。
1936年,经中国当时的著名剧作家洪深介绍,白杨加入了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厂,主演了颇有影响的《十字街头》,以及《神秘之花》、《社会之花》、《四千金》等4部影片,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影坛新人。抗战爆发后,白杨随上海影人剧团到了重庆,主要从事话剧表演,由于在 《屈原》、《雷雨》、《日出》、《茶花女》、《复活》等40多部话剧中的出色表演,白杨在当时话剧界享有 “四大名旦”之一的美称。 抗战胜利后,白杨回到上海,相继主演了《八千里路云和月》、《还乡日记》、《新闺怨》、《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公映后,获得轰动性成功。白杨塑造的女主人公素芬作为艺术典型长存人们心间。 新中国成立后,白杨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在 《祝福》等许多影片中扮演重要和主要角色。1957年《祝福》一片在第1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电影节特别奖。 20世纪80年代,白杨出版了论述表演艺术的专著《电影表演探索》和诗文集 《落入满天霞》,并在电视连续剧 《洒向人间都是爱》中成功塑造了宋庆龄的银屏形象。 ☚ 宁静 达式常 ☛ 白杨 白杨1920~中国话剧、电影演员。原名杨成芳。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幼年曾在农村生活。1931年,白杨投考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第五分厂所办演员养成所,成为该所年纪最小的学员。后加入中国旅行剧团及其他多个剧团,才华显露。1936年开始影、剧双栖。抗战期间,她参加救亡影剧演出。这时期她的演技逐步提高,在40余个剧目中创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抗战胜利后,白杨回到上海,在昆仑影业公司从事电影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白杨曾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中演出话剧。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白杨的表演细腻、生动、真实,善于把握角色的内在情感,较好地统一了电影与戏剧表演之间关系。 ☚ 张瑞芳 于是之 ☛ 白杨bái yáng《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白杨(44)。药名。参见“白杨木皮”条。 白杨 白杨1920~女。原名杨成芳。湘阴人。1931年入联华影业公司演员养成所,后任话剧演员。1936年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先后在上海影人剧团、联华影艺社任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影协副主席。曾主演《茶花女》、《梅萝香》、《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祝福》、《冬梅》等话剧和影片。主要著述有《电影表演技艺漫笔》、《电影表演探索》等。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 ☚ 叶蔚林 吕骥 ☛ 白杨 白杨1920—1997女,著名电影演员、话剧演员。原名杨成芳。湘阴人。1931年考入联华影业公司北平五分厂演员养成所。拍摄了处女作《故宫新怨》,后加入左翼剧联领导的苞莉芭剧团,参加演出了 《战友》等宣传抗日的话剧。1934年参加中国旅行剧团,主演了话剧《梅萝香》、《少奶奶的扇子》等。1935年到南京参加阳翰笙、田汉等领导的中国舞台协会,主演《回春之曲》、《黎明之前》、《早餐之前》等话剧,在艺坛显露头角。1936年进入上海明星影业公司二厂,主演了 《十字街头》、《四千金》、《神秘之花》、《社会之花》等影片。“八·一三”沪战后,她参与组织影人剧团,辗转武汉等地进行抗战宣传。1938年在重庆主演了 《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等抗日影片,并在中华剧艺社演出了 《日出》、《天国春秋》、《法西斯细菌》、《复活》、《屈原》、《罗米欧与朱丽叶》等舞台剧。1946年她回到上海,参加昆仑影业公司,主演了蜚声银海的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还乡日记》、《新闺怨》等进步影片。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拍摄得到周恩来同志的关怀和鼓励。她在《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成功地塑造了素芬的形象,标志着她表演艺术已臻成熟。1949年从香港返回北京,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并先后主演了《为了和平》、《祝福》、《春满人间》、《金玉姬》、《冬梅》等影片。她善于深刻、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表演风格优美、自然、清新、含蓄。她曾因主演《祝福》荣膺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和墨西哥电影周银帽奖。白杨还写有电影表演艺术论著《电影表演技艺漫笔》 (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出版,该书是作者1961年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所作的一篇发言,经修改后出版)。书中根据自己的表演经验和体会,提出了有关表演的 “三忌八诀”,就表演艺术上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作了探讨。白杨一生拍摄了20多部影片、出演了40多部话剧。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可以说她是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中的一位有代表性的人物。 ☚ 王震之 张友良 ☛ 白杨 白杨白杨(1920—1996),中国电影、话剧演员。原名杨成芳。1920年4月生于北平,幼年曾在农村生活。1931年,她成为上海联华影业公司第五分厂演员养成所学员,联华五厂解散后,她随一些进步同学加入左翼剧联北平分盟领导的苞莉巴剧团,参加演出《乱钟》、《战友》、《喇叭》等抗日话剧。1934年,参加中国旅行团,主演《少奶奶的扇子》等剧,显出艺术才华。1936年,白杨加入了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厂,还主演了颇有影响的影片《十字街头》以及《神秘之花》、《社会之花》、《四千金》等4部影片。抗战期间,除在重庆中央电影摄影场演出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和《青年中国》3部影片外,还主演了许多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话剧,如《日出》、《天国春秋》、《屈原》、《法西斯细菌》、《复活》、《罗米欧与朱丽叶》等,成功地塑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形象,誉满山城。抗战胜利后,白杨回到上海,在昆仑影业公司先后主演了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还乡日记》、《新闺怨》等,其中《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素芬的塑造,标志着她表演艺术已臻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主演了《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祝福》、《春满人间》、《金玉姬》和《冬梅》等影片。她的精湛演技,使《祝福》在第1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特别奖。话剧方面,这一阶段她于1953年在中国青年艺术学院重排《屈原》 中扮演南后,1959年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日出》中,扮演陈白露。作为演员,白杨的表演细腻、生动、优美、自然,明朗流畅中有含蓄。她所塑造的形象有个性,但又都有东方女性的风韵和气度。出版有《电影表演探索》和诗文集《落入满天霞》。白杨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 ☚ 康巴尔汗·艾买提 费里尼 ☛ 白杨 白杨杰巴味苦,性平。功能止血,消肿。外治脉管破裂出血、肿胀,并收敛中毒扩散。 ☚ 山杨 秦皮 ☛ 白杨white poplar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