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塔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塔山

白塔山

汉族名胜传说。见《兰州府志》。相传明朝景泰年间,太监刘永成建筑白塔寺于此山上,所以叫白塔山。站在白塔山上,俯瞰兰州市全城市容,如列指掌,非常清晰。明朝李文写诗赞曰:“隔水红尘断,凌空宝刹幽。龙归山月晓,鹤唳海天秋。白塔连云起,黄河带雨流。倚栏凝望久,烟树晚悠悠。”

☚ 杨宝得环   寿鹿山 ☛
白塔山

白塔山

兰州名胜。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1700多米。山下有中山铁桥与市内相通。山上有白塔一座,因以为名。“白塔层峦” 曾为兰州八景之一。山上元代建有白塔寺,倾圯后明清重修。明代以后,在白塔寺西南、东南建了三官殿、观音洞、药王殿、财神殿、金山寺、禹王庙、三教道统祠、三皇殿、三星殿、罗汉殿、文昌宫、魁星阁等。南面分十级建十五殿。后仅剩白塔和几间庙宇。1958年辟为公园后,修复了罗汉殿、三官殿、魁星阁、白塔寺、云月寺、“凤林香袅”牌坊等古建筑,兴建了一、二、三台仿古建筑群,总面积八千平方米。雕梁画栋,飞檐走阁,蔚为壮观。一台主体建筑为中央大厅,二台为牌厦,三台为大厅,由亭台、回廊相连贯。东、西、北三山颠各建东风亭、喜雨亭、牡丹亭。现为兰州市主要风景区之一。

☚ 五泉山   莲花山 ☛
白塔山

263 白塔山

在甘肃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有白塔得名。自古为兵家要地,有金城关、玉迭关。山上建筑层次分明,飞檐红柱,绿树掩映。有三星殿、迎旭客阁、云月寺、白塔寺等古建筑。白塔寺始建元代,后多次修建,寺内白塔八面七级,绿顶圆基,高约17米。白塔层峦,为兰州胜景。1958年辟为公园,是登山远眺,避暑游览胜地。

☚ 五泉山   莫高窟 ☛
白塔山

白塔山

位于市区的黄河北岸,因山头上有白塔而得名。它地处祁连山脉东延之余脉,岗阜起伏,形成“拱抱金城”之势,海拔1700多米。山下有气势雄伟的关堡(金城关、玉叠关、王保保城),是古代往甘州、凉州、新疆的必经之地。唐诗人岑参至此有诗咏道:“古戍依重险,高楼接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题金城临河驿楼》)山上的“白塔层峦”,系著名的兰州八景之一。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明景泰年间(1450—1456)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寺址又加扩展。寺中的白塔高17米,七级八面,巍然卓立。“钟声闻紫塞,塔影浸黄河”(明李文《白塔寺》),景象万千。如今亭阁毗连,绿树成荫,已辟为生机勃勃的山上公园。

☚ 黄河中山铁桥   兰山公园 ☛

白塔山

兰州市名山。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1720米,因山巅有白塔而得名。并以雄伟山势“拱抱金城”。山上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三星殿、迎旭客阁、白塔寺、云月寺等建筑,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白塔建于元代,明景泰年间重建。塔七级八面,绿瓦盖顶,塔基圆形,通高约17米。山上的一二三台建筑群,飞檐红柱,参差在绿树丛中,形成“ 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1958年辟为白塔山公园。


兰州白塔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