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 白垩又称“白土粉”、“白粉”,中国画颜色之一。属矿物质色。成分是碳酸钙,全国各地都有出产。在我国应用很早,并成为绘制壁画的主要材料之一。常用来配色,如与洋红配成粉红,与银朱调成肉色等。 ☚ 颜料 石青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金石部 > 石 > 白堊 白堊 báiè 亦稱“白善”、“白土子”、“畫粉”。爲沉積巖白堊之塊狀或粉狀物。主治反胃,瀉痢,吐血,衄血。產于白堊紀之沉積巖中。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下經·白堊》:“味苦温,主女子寒熱癥瘕。”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白堊》:“一名白善。”宋·寇宗奭《本草衍義·白堊》:“即白善土,京師謂之白土子。”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土部· 白堊》:“〔釋名〕畫粉。” 白垩【同义】总目录 白垩白土粉画粉土 土土(~灰;~皮;~层;泥~;底~)敦阜 红土:赭 赤土 白土:垩(白垩) 大白 白土子 黑色的土:黑土 黑坟 细土:灰土 粉尘 干土:槁壤 晞土 晞块 晞堁 含水的土:湿土 有粘性的土:堇(堇泥;堇块) 埴 粘土黏土 埴土 泥土 轻粘土和壤土:埴坟 白色的黏土:墡 白垩 画粉 和有穰草的黏土:谨塗 软土:靹 疏松的土:松土 地表层的松土:浮土 翻耕过的松土:虚土 坚硬的土:垍 埵 壏 坚土 赤色的坚土:骍刚 烧制陶器或粗瓷器的高岭土:陶土 盐硷土:咸潟 地表层的土:表土 盖在上面的土:覆土 所堆之土:封土 脏的土:脏土 秽土 粪土 恶土 秽壤粪壤
另见:泥 尘土 土地 ☚ 土、泥 土块 ☛ 白垩bái è《本草纲目》土部第7卷白垩(25)。药名。 【基原】为沉积岩类岩石白垩的块状物或粉末。 【别名】白涂(《说文》),白善土(《别录》),白土子(《本草衍义》),画粉(《本草纲目》)。 【性味】苦,温。 ❶《本经》:“味苦,温。” ❷《别录》:“辛,无毒。” ❸《药性论》:“甘,平。” 【归经】《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温中,涩肠,止血,敛疮。治反胃,泻痢,吐血,衄血,眼弦赤烂,臁疮。 ❶《本经》:“主女子寒热癥瘕,月闭积聚。” ❷《别录》:“(治)阴肿痛,漏下无子,止泄利。” ❸《药性论》:“主女子血结,月候不通,能涩肠止痢,温暖。” ❹《日华子本草》:“治泻痢,痔瘘,泄精,女子子宫冷,男子水脏冷,鼻洪吐血。” ❺《医林纂要》:“补肺生金,解渴清暑。治肺痈、痿,止赤白痢,和脾胃。治霍乱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一钱半至三钱。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别录》:“不可久服,伤人五藏,令人羸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