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唇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鹿

鹿

鹿(~茸;~角;马~;黑~;驼~;驯~;黄~;麜~;梅花~;白唇~;毛冠~) 麈 茸客 角仙 伊尼 斑龙 角僊 西王母 钜鹿侯
鹿的美称:仙兽
小鹿:麑 麛 幼鹿
小型的鹿类:狍 麅 獐(獐子;牙獐;香~) 猄(黄猄) 麝(麝鹿)麕
小獐:
大鹿:麟(麟鹿)
母鹿:麀 牝鹿
公鹿:麚 牡鹿
驼鹿:
水鹿:麖 马鹿 黑鹿
白鹿:银獐 仙客

☚ 鹿、猴、鼠   猴子 ☛

白唇鹿white lipped deer

Cervus albirostris Prze-walski,茸用鹿之一。鹿亚科,鹿属。因鼻端两侧和上唇为白色,故名。为单型种,中国稀有特产珍贵动物。分布在甘肃、青海、四川西部和西藏地区。体型较大。全身呈灰褐色,背部为深棕色,头部、颈部和面部颜色较深,腹部颜色较浅。臀斑较大,包括尾巴在内均呈浅黄色。仔鹿生后有隐约可见的白色斑点,随着年龄增大,斑点逐渐消失。公鹿长角,母鹿无角。仔鹿生后第二年春季长茸,第三年开始分枝。茸的主干扁圆,全角共分4~5杈,茸皮色黑。3~5月份脱角,8月份茸开始骨化,9月份茸皮脱落。白唇鹿栖息于海拔3 500~5 000 m的高山林带及灌木林中,适应于高寒气候,多成小群活动,很少在一地久留。公鹿3岁性成熟;母鹿1.5岁性成熟,妊娠期为225~255天,每胎产一仔。白唇鹿可与马鹿杂交。鹿茸有医药价值,产茸量仅次于马鹿。在青海省的祁连、大通、治多等地区已大批驯养。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唇鹿

白唇鹿

偶蹄目鹿科。又名黄臀鹿、青鹿、黄鹿、岩鹿。中国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分布于青藏高原,属海拔最高的鹿科动物。躯体高大,体长2.1m,肩高1.2~1.3m,成体体重150~200kg,尾短,约120~160cm,耳长,220~230cm,蹄宽大,前蹄70cm×90cm。主要栖于海拔3500~5000m的高山草原,气候寒冷干燥,年降雨量200~700mm,年均温度-5~5℃,最冷月份1月平均温度为-20~0℃,温度最高月份7月平均温度7~20℃。采食植物种类达95种。繁殖期9~11月,翌年5~6月产仔,孕期8个月,230~250d。初生仔重8.6kg,100头雌鹿产仔16~80头,平均36头。雌鹿2岁左右性成熟,雄鹿3岁性成熟。5岁以后交配繁殖。哺乳时,雌鹿和仔鹿发出似猫叫声相互接近和寻找。雌鹿声音频率为0.4~2.2kHz,幼鹿声音频率为0.2~3.2kHz。

白唇鹿

白唇鹿

产于治多。鹿体形高大,身高1米多,身长2米有余,体重140公斤左右。雄鹿的角最大的有8个分叉,长达1米。白唇鹿的得名,就是因为它的嘴两侧和下唇是纯白色的。鹿的全身是褐色,体侧有斑纹。
白唇鹿是珍贵的药用动物。鹿茸、鹿胎、鹿鞭、鹿血等都可入药。鹿肉是滋补食品,鹿皮可制革。白唇鹿茸具有茸皮薄、茸毛密而丰满等优点。

☚ 大通马   牦牛 ☛
白唇鹿

029 白唇鹿

偶蹄目,鹿科。为我国特有种。体长约2米,肩高约1.3米。体重大者可达250公斤。耳长而尖。体色暗褐,带有淡色小斑点。夏毛近黄褐色。吻端两侧与下唇纯白色,故名。雄鹿有扁平的角,分4—5叉。栖息于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草甸、灌丛、裸岩地带。其体毛厚密,耐风雪与严寒。主食草类及树芽等。以数只结成小群,常作远距离迁移生活。9—11月发情时期则能聚集100多只的大群,并展开逐偶斗争。怀孕期约8个月左右,翌年5—7月间产仔,每胎1—2仔,哺乳约4—5个月。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四川西部。国际上公认为特别珍稀的鹿种。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可供展览;茸、角、皮与肉均可利用。

☚ 野骆驼   梅花鹿 ☛
白唇鹿

白唇鹿baichunluCervus albirostris

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为我国著名特有的珍贵动物。体长约2米,略小于马鹿。耳长且尖,尾特短。体暗褐色,带有淡色的小斑点。体毛粗而长,冬毛棕褐色,夏毛近黄褐色。下唇和吻端两侧为纯白色,故称白唇鹿。臀部有明显的淡黄色块斑。雄性的角扁平,有4~5个叉,一般栖于高山的树林和灌木带,群居性,善于爬山越岭。常作远距离迁移,不怕风雪严寒。主食草类,兼食灌木嫩枝和树芽等。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四川西部等地。近年发现在青海、甘肃境内的祁连山区、西倾山区、青海湖以西和柴达木以南的山区,以及藏北青南边境一带尚有不少。可供展览,茸可入药,但价值低于马鹿的茸,皮和肉均可利用。我国已将白唇鹿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野骆驼   驼鹿 ☛
白唇鹿

白唇鹿

别名黄鹿。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鹿属。栖息于海拔2 400~4 000米的高山上。白天常隐于林缘灌丛中, 也攀登流石滩和裸岩峭壁, 善于爬山奔跑。喜营集群生活, 繁殖季节集群可高达数十乃至100余只。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蓼科、景天科、菊科和豆科植物为食。产于肃南、肃北和玛曲县。鹿茸、鹿胎盘、鹿血、鹿鞭、鹿心、鹿肾、鹿筋、鹿尾、鹿骨均为珍贵中药材,皮可制革,毛可作填充物,亦可供科学研究和动物园展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 马麝   马鹿 ☛
白唇鹿

白唇鹿

分布于四川省西部。哺乳纲、鹿科。长2米左右,重约100公斤。体暗褐色,夏季则近于黄褐色,带有淡色的小斑点,吻端两侧及下唇为白色,故名。性机敏又胆怯,耐高寒,会游水,善过悬岩险地。主食草类,也食灌木嫩叶、树芽。群居性,常由一雄性带领数头或数十头成群作远距离迁移。属古老稀有的孑遗动物,原生活于喜马拉雅山山林中,因地理气候变化,遂逐步向青藏高原东部和四川西部退缩。有观赏价值;其茸、角、皮和肉均可利用。

☚ 四川梅花鹿   金丝猴 ☛

白唇鹿

Cervus albirostris


白唇鹿

Cervus albirostr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