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书院
在湖南城步,原为白云庵。清乾隆七年(1742) 知县张方佳改作书院,“以训苗俗”。有门楼、讲堂、书屋、斋舍、方亭、八角亭等。拨官田30余亩以作膏火,“延名师课迪生童”。嘉庆二十四年 (1819)、二十五年(1820) 知县梁如钢、署知县施均重修,增辟后堂祀孔子,外建文昌阁、奎星楼。训导文运升作《记》,教诸生“敦诗说礼”,“佩实衔华”,以成功臣名儒。道光十四年(1834) 知县戴鸿恩取青云直上之意,改名 “青云”,并置田亩。历咸丰、同治间,学田增至599亩,收入分作束脩膏火、馆课奖赏等项。光绪二十八年 (1902) 改为小学堂。三十一年 (1905) 学堂迁城内,院舍拆毁。今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