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护理
癫痫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乃是一种发作性的短暂的脑部功能失调而产生脑功能紊乱的综合征群。可由于脑部器质性疾患,或全身性代谢障碍而致病。临床发作形式一般常见的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护理人员需仔细观察各种类型癫痫的发作,常能对病因诊断提供帮助。
做好妇幼卫生保健工作: 婴幼儿及儿童期的一切严重抽搐发病率均比成人高,发作时更易产生脑损害。因此,对妊娠期的卫生保健,临产及产程的正常与安全分娩,婴幼儿童的护理等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应保护儿童健康成长,尽量避免继发性癫痫的机会,对于婴幼儿有严重的甚至频数的高热惊厥病史者,更应提高警惕,必要时给予预防性处理。
给病人正规服用镇痉药物及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原发性癫痫病人,应按医嘱正规服用镇痉药物。继发性癫痫病人,除对因治疗外,也必须正规服用镇痉药物以控制发作(常用药物有鲁米那、苯妥英钠、扑痫酮、安定、利眠宁等,或用中成药)。镇痉药物的选用应严格遵照医嘱,不能随便增减剂量或改换品种,或自动骤然停药,以免导致癫痫发作、药物中毒和过敏反应。
指导病人注意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如注意个人卫生,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不吸烟,不饮酒,不进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精神刺激。女病人在经期前后易发病者,应注意经期休息。入睡或凌晨易发作者,可按医嘱于晚间增加镇静剂,以保持良好睡眠,日间尽可能不午睡。
大多数病人经正规治疗后,发作可减少或停止。一般主张连续正规服3~4年,以后在医生指导下递减到维持量。
一般癫痫病人经过治疗,发作得到控制。智力正常的病人,其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都不必异于常人。除避免危险性工作(如登高、涉水、带电作业等)外,其他不必过分限制。应使病人尽量减少精神负担,各方面共同为病人创造条件,使其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
发作时(主要以大发作为例),病人应立即卧床休息,抽搐发作未停止时,护理人员应在旁守护,以便观察病情及保护病人。解松病人的领扣和裤带。如有义齿应取出,将头部转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并及时吸净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同时注意观察瞳孔、脉搏、呼吸等情况,必要时应给予氧气吸入。口内可用折叠的手帕或厚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垫在病人齿列之间,以防咬伤舌、唇及颊部,同时注意勿使舌后坠,以免影响呼吸。护理人员用双手托住病人下颌以固定压舌板的位置并防止下颌关节脱臼。适当保护抽搐的肢体,以防碰伤,但需注意勿用强力,防止肌腱撕裂、骨折及关节脱位等。可用光滑的粗绳编织成网状,代替金属或木制床挡,既安全,又不影响观察病情,也不妨碍必要的治疗和护理。
发作停止后: 应检查病人意识状态,口腔及肢体有无损伤,是否有过大小便失禁与呕吐,必要时及时处理。保持病人舒适整洁,使其充分休息。做好护理记录:病人发作开始有无喊叫。病人的头面、躯干、四肢位置、姿势;眼珠偏向何侧,是否有下视或上视,发作时及停止后瞳孔的变化; 面部皮肤颜色有无改变。有无牙关紧闭或吐血沫及白沫。有无强直期,维持多久、影响身体哪些部位;阵挛自身体哪一部位开始,以后哪些部位也发生强直性痉挛,持续多少时间,有无意识丧失及屏气或不规则呼吸,时间久暂以及给氧时间。病人何时能被唤醒,发作后意识是否清醒,有无精神失常或嗜睡,以及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检查肢体有无麻痹,清醒后的言语能力,有无头痛、头昏、全身酸痛和乏力。整个发作过程持续多久; 清醒后,询问病人能否记忆发作过程及发作前是否有先兆症状。
癫痫持续状态时的护理: 连续癫痫发作,并在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清醒者称为癫痫持续状态。病人除抽搐外可伴有躁动不安或精神症状,因此病床单位内需备有安全保护设备:
❶病床装活动床挡、根据情况可挡在病床的两侧或一侧。
❷安全腰带: 用数层棉布制成阔13cm、长约110~130cm的腰带二条,并在一起将中间1/3长度合缝成为四头带,四个带端连上牢固的带子。使用时,先将带的中部放在病人腰部床面上,将上面的左右二带端围住病人腰部并结牢,下面的二根带头分别固定在病床两边的床架上,其作用既可防止病人坠床,又不影响病人在床上活动,安全腰带制作简单,适用于无床挡时保护轻度烦躁不安的病人。
做好口腔清洁(与昏迷病人相同)。
了解掌握一般镇痉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用药途径及副作用,按医嘱给药,并仔细观察疗效与反应。
认真细致地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应测肛温,即使发作暂停时,亦勿测口温,以免因发作而发生意外。
一天以上不能由口进食者,应鼻饲流质食物,但需少量多次,灌食速度要慢,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气管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注意控制进水量(每日约2000~2500ml),以减轻病人脑水肿,并须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伴有肢体瘫痪者,应做好瘫痪护理,经常对瘫肢作被动活动,保持肢体功能位,以及预防褥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