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闭针灸治法
癃闭,指排尿困难,甚则点滴不通,小腹胀急。现代称为“尿潴留”。临床以小便困难为“癃”,不通为“闭”。本病多由肾气亏虚,命门火衰,以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 或中焦湿热不化,而下注膀胱,膀胱积热,气化不利,而为癃闭;或跌打损伤,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以致尿液潴留,发为癃闭。针灸治疗本证,有较好效果。
通治法 以通调膀胱气化为主。选足太阳、足少阴、足太阴和任脉等经穴为主,如肾俞、膀胱俞、三焦俞、中极、气海、阴陵泉、三阴交、阴谷或委阳等,每次3~5穴。用毫针刺酌情补泻,肾气不足者,配合灸法治疗。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
肾气亏虚 小便淋沥不爽,排尿无力, 面色㿠白,神疲畏冷,腰膝痠软,舌质淡,脉沉细而尺部尤弱。治宜温补肾阳,益气通窍。以足少阴、足太阳、任脉和督脉等经穴为主,如命门、三焦俞、肾俞、气海、关元、委阳和阴谷等。用毫针刺行补法,可配合灸法。
膀胱积热 小便量少,点滴而下,热赤不爽,甚则涓滴不通,小腹胀满,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疏调膀胱,清热利湿。一般常选俞募、足太阳和足太阴等经穴为主,如中极、膀胱俞、委阳、阴陵泉、三阴交等。用毫针刺行泻法,一般不灸。
跌打损伤 由于跌打损伤,或外科手术后,膀胱气机受损,小便潴留,少腹胀急。治宜调理膀胱,化气利水。以选足太阳、任脉和足太阴等经穴为主,如膀胱俞、肾俞、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和阴陵泉等。用毫针刺行补法,并配合灸法。
电针法 参照通治法选穴,每次2~3穴。用电针仪通电5~15分钟,维持中等针感。有的可在一次治疗后收效;未效者,可隔1~2小时后,再行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