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防護具 > 瘊子甲 瘊子甲 hóuzijiǎ 冷鍛法製造之優良鐵甲。甲片末端留有筋頭小笋,類人體瘊子,故名。宋代青堂(今青海西寧地區)羌族人所造。宋·沈括《夢溪筆談·器用》:“青堂羌善鍛甲,鐵色青黑,瑩徹可鑑毛髮,以麝皮爲繣旅之,柔薄而韌……曾取試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嘗有一矢貫札,乃是中其鑽空,爲鑽空所刮,鐵皆反捲,其堅如此。凡鍛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鍛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筋頭許不鍛,隱然如瘊子,欲以驗未鍛時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謂之瘊子甲。” 瘊子甲宋铁甲名。青堂(今青海西宁附近)羌族所造。用冷锻法把甲片锻至原厚度的三分之一制成,甲片末端留下瘊子似一块不锻,以验未锻时厚度,故称“瘊子甲”。甲片呈青黑色,表面光滑,能照见毛发,柔薄坚韧,五十步以外,强弩射而不入,具有很高的防护能力。 瘊子甲宋代铁甲名。青堂(今青海西宁附近)羌族所造。用冷锻法把甲片锻至原厚度的三分之一制成。甲片末端留下瘊子似一块不锻,以验未锻时厚度,故称“瘊子甲”。甲片柔薄坚韧,50步以外,强弩射而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