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郁病证名。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因痰气郁结所致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 “动则喘满或嗽,寸脉沉而滑,是痰郁。”治宜涤痰解郁。用痰郁汤、涤痰汤、升发二陈汤、润下丸等方。参见六郁、郁证条。 痰郁病证名。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六郁》。由痰气郁结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动则喘息或咳嗽,胸闷,咽中梗阻,脉沉而滑等。 痰郁tán yù《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宣剂(1)。病机名。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因痰气郁结所致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动则喘满或嗽,寸脉沉而滑,是痰郁。”治宜涤痰解郁。用痰郁汤、涤痰汤、升发二陈汤、润下丸等方。 痰郁tányù郁证之一种。见《丹溪心法·六郁》。由于痰气郁结所致。症见动则喘息或咳嗽, 胸闷, 咽中梗阻, 脉沉而滑。治宜涤痰解郁。可选用痰郁汤( 《杂病源流犀烛》: 苏子、半夏、前胡、炙草、当归、陈皮、沉香、瓜蒌仁、胆星、枳实、香附、滑石)、升发二陈汤(《杂病源流犀烛》: 半夏、赤茯苓、陈皮、川芎、柴胡、升麻、防风、甘草)、润下丸(《证治汇补》: 南星、半夏、黄芩、黄连、橘红、白矾) 等方。 痰郁tán yùphlegm stag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