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积病证名。九积之一。见《儒门事亲》卷三。指痰浊凝聚胸膈而成的积证。《医碥·积聚》:“痰积,症见麻木眩晕,痞闷嘈杂,其人平素多痰。”可伴见涕唾稠粘,咳咯难出,胸间隐痛,咽门至胃脘窄狭如线,目眩,头旋,腹中累累有块等症状。治以开胸涤痰为主。方如导痰汤、竹沥达痰丸之类。倘证重而形气俱实,可用控涎丹。如胸膈痞闷较甚,恶心欲吐,亦有使用吐法。参见积条。 痰积病证名。见《儒门事亲》。主要表现为痰多粘稠,难以咯出,头晕目眩,胸闷隐痛,脉象弦滑的一组证候群。 痰积tán jī《本草纲目》主治第3卷痰饮(魁蛤)(5)。病证名。九积之一。指痰浊凝聚胸膈而成的积证。见《儒门事亲》卷三。《医碥·积聚》:“痰积,症见麻木眩晕,痞积嘈杂,其人平素多痰。”可伴见涕唾稠黏,咳咯难出,胸间隐痛,咽门至胃脘狭窄如线,目眩,头旋,腹中累累有块等症状。治以开胸涤痰为主。方如导痰汤、竹沥达痰丸之类。倘证重而形气俱实,可用控涎丹。如胸膈痞闷较甚,恶心欲吐,亦可使用吐法。 痰积tánjī见《儒门事亲·五积六聚治同郁断》。痰浊凝聚胸膈而成积。症见痰多稠黏,咳咯难出, 头晕目眩, 胸闷隐痛, 脉弦滑等。治以开胸涤痰为主。方用导痰汤或竹沥达痰丸等。如症重而形气俱实, 可用控涎丹。痰积在喉胸者, 可考虑用吐法治疗。 痰积tán jīphlegm accumulation;phlegm reten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