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气四6267①名绞肠痧。官话。福建南平〖 〗。②名中暑。吴语。浙江宁波〖 〗、金华。◇ 应钟《甬言稽诂・释疾病》:「今通谓中暑而病曰发痧,亦曰~。」   痧气病名。即痧证。又称痧胀、痧秽。《通俗伤寒论·伤寒兼痧》: “日间触闻臭秽,夜间露宿贪凉,其大要也,夏秋最多。缓则寒湿凝滞于脉络,或湿热郁遏于经隧; 急则鼻闻臭毒而阻逆上气,或内因食积而壅塞中气,皆能气胀成痧,故通称痧气,又称痧胀,或称痧秽。”详痧条。 痧气病证名。又称痧、痧胀。夏秋之间常见的一种发疹性热病。痧在皮肤气分,隐现红点,形如麻疹者,称红痧;若痧毒蕴于血分,全身肿胀且有红斑,称乌痧。 痧气 痧气中医病名。又名“痧胀”、“痧”。是指夏秋之间,因感受风寒暑湿外邪的侵袭,或因接触疫气、秽浊之邪,而出现腹痛闷乱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身热怕冷,头、胸、腹胀痛,神志昏迷,咽喉疼痛,呕吐泄泻,或者出现腰好像被带子束缚一样,指甲青黑,手足僵直麻木等症状。治疗以开泄攻邪为主,不可用补法。 ☚ 痘疮 斑疹 ☛ 痧气shāqì痧的俗称。见《通俗伤寒论·伤寒兼痧》。详该条。 痧气shā qìeruptive disea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