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痛、温觉传导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痛、温觉传导路

痛、温觉传导路

躯干四肢痛温觉传导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一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内的中、小型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的末梢起自皮肤等处的痛、温度觉感受器。中型假单极细胞的纤维是薄髓鞘的Aδ纤维,传导快痛。小型假单极细胞的纤维为无髓鞘的C纤维,传导慢痛。它们的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的背外侧束(Lis sauer束),分为短的升支和降支(上升或下降1~3脊髓节段),并沿途发出侧支。中枢突终止于后角的Ⅰ、Ⅱ层,与后角边缘核和胶状质的细胞形成突触。但胶状质细胞发出的纤维虽经背外侧束上、下行数节,最后仍终于胶状质,并不形成痛温传导路的第二级神经元。此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即发出纤维组成脊髓丘脑束的神经元,在脊髓灰质中分布颇广,包括Ⅰ层和Ⅳ~Ⅷ层,但主要在后角。这些神经元的树突伸向胶状质,与第一级神经元短的升、降支和侧支形成突触。第二级神经元发出长轴突,经中央管前方的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外侧索的前部,组成脊髓丘脑侧束上行。在脊髓,脊髓丘脑侧束在脊髓小脑前束的内侧上升,至延髓中上段,位于下橄榄核与三叉脊髓束和核之间,与脊髓丘脑前束合并,称为脊髓丘系。在脑桥和中脑,脊髓丘系位居内侧丘系的外侧,至背侧丘脑止于第三级神经元——腹后外侧核。自此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脚终于中央后回(3、1、2区)上2/3。在脊髓丘脑侧束中,来自脊髓不同节段的纤维具有局部定位,即来自骶段的纤维位于此束的后外侧浅层,来自腰、胸、颈段的纤维自外向内依次排列。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中亦有局部定位,即传导下肢冲动的纤维投射至核的外侧分,上肢的投射至核的内侧分。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亦按这种躯体定位模式投至中央后回上2/3区域,上肢的代表区位

痛温和触压觉传导路
1.丘脑腹后外侧核 2.脊髓丘脑侧束 3.脊髓丘脑前束 4.后外侧束 5.后角固有核 6.网状结构 7.桥臂 8.大脑脚底 9.黑质 10.上丘


于此区域下部,而下肢的代表区转入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中央旁小叶,呈躯干四肢倒置的定位投影。
脊髓丘脑侧束中,自脊髓直达腹后内侧核的长距离纤维,在灵长类才趋于发达,故称为新脊髓丘脑束,可能与传导迅速和定位明确的痛温觉有关(见图)。
另外,痛觉冲动也可通过脊髓-网状-丘脑传导路向上传导,其途径是通过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网状束的侧支和终支,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中继,止于背侧丘脑的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及丘脑后核簇。此外,脊髓丘脑侧束的有些纤维也直达丘脑板内核。以上这些可称为旧脊髓丘脑束,可能与传导弥散而缺乏定位的伤害性痛觉刺激有关。背侧丘脑对痛觉信息有一定的整合功能,一般认为痛觉的感知就产生在间脑水平。
☚ 本体感觉传导路   触、压觉传导路 ☛
000003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