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途径
病毒感染途径即病毒进入体内并到达靶器官的途径。各种病毒的感染途径不同。这一方面取决于病毒的生态学,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皮肤、粘膜的完整性。病毒进入人体的途径见表。
呼吸道和胃肠道是病毒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过去对口腔作为病毒进入的途径,注意不够。由于口腔粘膜易被损伤,病毒从口腔破损粘膜进入体内可能是重要的。已有证据证明,乙型肝炎病毒及脊髓灰质炎病毒可由口腔进入体内。麻疹、腮腺炎病毒也都可能是通过口腔内破损粘膜进入到局部淋巴结,再扩及其他部位。
病毒进入体内后在体内的传播方式有以下四种。
(1) 细胞外传播: 病毒由感染细胞释放出来,通过体液再感染其他敏感细胞。可直接破坏感染细胞释放出子代病毒的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间接通过抗体、补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与靶细胞膜上的病毒抗原结合,导致靶细胞破坏使病毒释放出来,如所有芽生病毒;在靶细胞未破坏以前就已释放病毒,如流感病毒。
(2)细胞间传播: 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增殖,但不释放出来,而是直接感染邻接的细胞,如疱疹病毒等。副粘病毒如仙台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复制F因子,使感染细胞与邻接细胞融合,复制出的病毒核酸就能直接进入邻接细胞。
病毒进入体内途径
途径 | 病 毒 |
粘膜 | |
呼吸道 | 鼻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正粘病毒(流感病 毒),副粘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副流感 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呼肠孤病毒,肠道病 毒,天花病毒,风疹病毒,冠状病毒 |
肠道 | 肠道病毒,呼肠孤病毒,轮状病毒,甲型肝炎病 毒,腺病毒 |
口腔 | 乙型肝炎病毒,副粘病毒,肠道病毒,天花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眼结膜 皮肤 | 鼻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 |
擦伤 动物咬伤 昆虫叮咬 针刺注射 生殖道 胎盘 输血 | 乳头瘤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 狂犬病病毒,B病毒(猴疱疹) 虫媒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乳头瘤病毒(性病湿疣),单纯疱疹病毒2型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
(3) 母系细胞传到子系细胞: 肿瘤病毒感染细胞后,部分基因(转化基因Src)整合到细胞染色体,可随着细胞的二分裂传到子代细胞。
(4)多种途径传播: 不少病毒有多种途径传播,主要是上述第一及二两种方式。
引起疾病的靶器官,往往不是病毒最先进入的部位。病毒从感染的原发病灶到达靶器官的方式有: 通过体液传播;通过粒细胞传播如痘病毒、麻疹病毒等。有的病毒可以直接通过神经传播,如狂犬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