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田间传播图式spatial patterns of disease spread病害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空间格局。是指病害在某一时刻的空间分布方式,又称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或分布型。其次是指空间格局随病害传播的时间进程在同一田块内的变化。研究和监测病害田间传播图式有助于推测初侵染源位于本田还是位于田外,划分病害流行时期和制订正确的抽样调查方案。在制订防治策略、指导早期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病害田间传播图式分为两大类,即中心式传播和弥散式传播。中心式传播是指初侵染源位于本田,初始菌量很小而繁殖率很高的多循环病害,在病害流行过程中出现的由点片发生到全田普遍发生的传播过程。如马铃薯晚疫病、小麦条锈病流行期可分为中心病株(病叶)、发病中心、点片发生期、普发期、严重期。早期田间病害呈典型的聚集分布,体现了上代病害影响下一代病害在不同位点出现概率的关系。聚集分布又可分为奈曼分布又称核心分布、负二项分布和嵌纹分布。 弥散式传播指外来菌源,特别是气传病害的远距离传播引致的病害分布,一般不呈现明显的发病中心,初始侵染即造成全田普发,随机分布。有些情况下,初菌源虽来自田外,但菌量少且传来时间有限,其后再没有外来菌源的“干扰”,则早期传入的少量病菌也会起到类似本地菌源的传播作用,形成聚集分布及一系列变化,逐步趋近二项式分布。相反,虽为本田菌源但初菌量大,分布均匀而再侵染在流行中作用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也没有发病中心而呈弥散式传播,如玉米黑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等。 确定病害空间格局的数学方法主要有三类,一是比较样本平均数(X)和方差(S2)的大小,当X=S2时,判断为随机分布;X>S2≥0时,为二项式分布;Xs)、Lioyd聚集度指标(m#/m)、CA指数、Iwao法。其三是理论分布函数拟合法。 |